百词典

《点绛唇 题铁峰妹回文诗》

时间: 2025-07-29 05:11:50

诗句

纨扇回文,灵心巧把天衣剪。

绝非针线。

云锦成章璨。

小字瑶笺,细读还如面。

伊人远。

碧空霞卷。

烟树溪山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5:11:50

原文展示

点绛唇 题铁峰妹回文诗
作者: 谈印梅 〔清代〕

纨扇回文,灵心巧把天衣剪。
绝非针线。云锦成章璨。
小字瑶笺,细读还如面。
伊人远。碧空霞卷。
烟树溪山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以“纨扇”为引子,表达了一种灵巧的心思,仿佛用天衣无缝地剪裁而成。这里的工艺并不是通过简单的针线缝制,而是如同云锦般华丽而璀璨。诗中提到的小字在瑶笺上细细品读,读来如同面容般清晰可见。远方的伊人在碧空之下,霞光映照之中,烟雾缭绕的树木与溪山在傍晚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

注释

  • 纨扇:一种用细腻的丝绸和竹制成的扇子,象征优雅和高贵。
  • 天衣:指天上神仙穿的衣服,比喻极其精美的工艺。
  • 云锦:形容织物华丽。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绸织物,以其华美的图案著称。
  • 瑶笺:精美的纸张,常用于书写诗文。
  • 伊人:指心中的那位女子,常用于古诗中形容美丽的女子。
  • 碧空霞卷:描绘天空晴朗,晚霞如彩云般卷动的景象。
  • 烟树溪山:描绘自然幽静的环境,表现诗人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谈印梅,清代女诗人,以擅长词曲和书法闻名。她的诗词多以女性的细腻情感为主,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常常反映出她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之时,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许多女诗人开始涌现。谈印梅的作品展现了女性的独立思考和艺术创造力。

诗歌鉴赏

《点绛唇 题铁峰妹回文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工艺和美的追求。整首诗以“纨扇”的回文为线索,体现了诗人灵动的心思与巧妙的手法。诗中将工艺与自然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向往。

诗的开头描绘纨扇的回文,让人联想到精致的工艺与灵巧的思维。接着,诗人强调这并非简单的针线所能表现的,而是如云锦般的华美,展现了女子的聪慧与才情。通过“小字瑶笺”细读的意象,诗人传达出对文字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伊人远”一句则将情感升华,表现出对远方人的思念与关怀。最后的“烟树溪山晚”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给人以宁静和遐想的空间,似乎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和谐的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更反映了她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是清代女性诗人作品中的一抹亮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纨扇回文,灵心巧把天衣剪。

    • 这句描绘了用纨扇的回文形式,展示了巧妙的心思与技艺,强调了工艺的美妙。
  2. 绝非针线。云锦成章璨。

    • 指出所用的工艺不仅仅依靠针线,更像是云锦一样华丽,强调其精湛的技艺。
  3. 小字瑶笺,细读还如面。

    • 描写了在瑶笺上用小字书写的细腻,细读时能感受到如同面容般的清晰。
  4. 伊人远。碧空霞卷。

    • 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搭配美丽的天空和霞光,形成一种浪漫的意境。
  5. 烟树溪山晚。

    • 通过描绘傍晚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氛围,丰富了情感的层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锦”比喻工艺的华丽,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的“伊人”、“碧空”、“霞卷”等意象,传达出诗人的思念与美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视角与情感表达。诗人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纨扇:象征优雅与高贵,代表女性的柔美与智慧。
  • 云锦:象征华美与精致,表达对美的追求。
  • 伊人:象征心中所爱,传达对情感的渴望与思念。
  • 碧空霞卷:象征自然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 烟树溪山:象征宁静与和谐美,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纨扇”象征着什么?

    • A. 劳作
    • B. 优雅与高贵
    • C. 勇气
  2. 诗中的“伊人”指的是?

    • A. 朋友
    • B. 远方的女子
    • C. 诗人自己
  3. “小字瑶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对文字的热爱
    • C.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1. B. 优雅与高贵
  2. B. 远方的女子
  3. B. 对文字的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以细腻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为主题,但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温庭筠《菩萨蛮》: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注重女性内心情感的表现,风格上与谈印梅相似。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表现方式与情感深度,丰富了中国古代诗词的多样性与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送潘湖南二首 初五夜再过昨逢之梅乃酒家保也 晚过彦真山亭并呈允升季仪兼属照邻二首 其二 次韵李袁州绝句七首 其六 得山中讯 雪观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游思庵 雪中三忆三首 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爪字旁的字 廷掾 髈逸 飞字旁的字 慎开头的成语 龍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本末倒置 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辞同轨 熟铜 格于成例 三框儿的字 霅煜 不知所从 包含崛的词语有哪些 暑天 人寿年丰 包含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