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 其一》

时间: 2025-04-30 03:05:45

诗句

二气工夫,河车搬入昆崙脑。

世人谁晓。

此是玄元道。

存得阳精,年老身不老。

三田饱。

行功都了。

拂袖游蓬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5:45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一
二气工夫,河车搬入昆崙脑。
世人谁晓。此是玄元道。
存得阳精,年老身不老。
三田饱。行功都了。
拂袖游蓬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炼制内丹的技巧,像天河的车子一样搬到了昆仑山的顶端。
世人有谁知道呢?这就是深奥的道理。
只要能够保存住阳气,年老身体也不会衰老。
经过三次的修炼,功夫都已圆满。
我可以拂袖而去,游玩蓬莱仙岛。

注释

字词注释

  • 二气工夫:指阴阳二气的修炼技巧。
  • 河车: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车,象征着神秘的力量。
  • 昆崙:神话中的山,常被视为仙境的象征。
  • 阳精:指阳光的精华,象征着生命和活力。
  • 三田:指三次修炼的过程,象征修行的成熟。
  • 拂袖:比喻洒脱、自由的态度。

典故解析

  • 昆仑山: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众神居住的地方,代表着高远和神秘。
  • 蓬莱岛:传说中的仙岛,是道教文化中长生不老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先生”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具体历史资料不多,但其作品常体现出道教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反映出对修道、长生不老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描绘了一位修道者的内心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哲学和宇宙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修炼及自然的深刻理解。开篇提到的“二气工夫”,直指道教的核心思想,通过对阴阳二气的修炼,达到身心的和谐与长生的目标。而“河车搬入昆崙脑”则暗示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节奏优美,语句简练而富有韵味,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后半部分提到的“存得阳精,年老身不老”,更是表达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核心理念,突显了阳气的重要性。最后的“拂袖游蓬岛”则寓意着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昆仑、蓬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与热爱,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气工夫,河车搬入昆崙脑:指出道教修炼的技巧,象征着高深的修行和理想境界。
  2. 世人谁晓。此是玄元道:强调这种修炼知识的稀有与神秘,只有少数人能理解。
  3. 存得阳精,年老身不老:阐述保持阳气的重要性,暗示着通过修炼可以延年益寿。
  4. 三田饱。行功都了:表示经过反复的修炼,已经达到圆满的状态。
  5. 拂袖游蓬岛:表达一种超脱的心态,想要追求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行比作“河车”,形象地表现出其神秘与高深。
  • 对仗:如“年老身不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修炼的效果。
  • 排比: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增强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以及对修道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修道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与敬畏,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神秘的境界。
  • 阳精: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健康。
  • 蓬莱:象征着仙境与长生不老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二气”指的是什么?

    • A. 风和雨
    • B. 阴和阳
    • C. 水和火
    • D. 明和暗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河车搬入__脑”中的空缺应填入哪个地名?

  3. 判断题:诗人认为保持阳气能够帮助人们长生不老。(对/错)

答案

  1. B
  2. 昆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点绛唇》都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饮酒的洒脱,而《点绛唇》则更强调内心的修行与哲思。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一 落梅,伤纬青亡妹 菩萨蛮十五首 其一 菩萨蛮 其十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题虞美人 菩萨蛮 菩萨蛮回文 其三 菩萨蛮 其六 读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昱奕 笔思 辵字旁的字 有道之士 行同狗豨 革字旁的字 哑口无声 用字旁的字 转调 包含饵的词语有哪些 穷贵极富 香字旁的字 高唱入云 方字旁的字 胜负兵家常势 就汤下面 全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