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3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3:19
沧滩
作者: 陆游 〔宋代〕
百夫正欢助鸣橹,
舟中对面不得语。
须臾人散寂无哗,
惟闻百丈转两车。
呕呕哑哑车转急,
舟人已在沙际立。
雾敛芦村落照红,
雨馀渔舍炊烟湿。
故乡回首已千山,
上峡初经第一滩。
少年亦慕宦游乐,
投老方知行路难。
在百人齐心协力的划桨声中,
我在船上对面却无法言语。
不久人群散去,四周寂静无声,
只听见百丈长的河面上,船只转动的声音。
车轮轧轧,急促而响,
船夫已在沙滩边站立。
雾气散去,芦苇村庄在阳光中透出红色,
雨后的渔舍,炊烟湿润而弥漫。
回首故乡,已跨越千山,
刚刚经过峡口的第一滩。
少年时我也向往官场的游乐,
而老了才知道行路的艰难。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出生于浙江绍兴。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常表现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沧滩》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在经历了无数起伏的政治生涯后,他对当时社会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慨。
《沧滩》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展现了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反思。诗开头描绘了一群人在河边划船的热闹场景,生动展现了船行的气氛,这种热烈的情境与后面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生的变化与无常。随着人群的散去,周围的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思索。随着车轮的转动声,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旅途。
中间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芦村、炊烟的意象呈现出一种恬静的乡村景象,这与他内心的惆怅形成对比,似乎在怀念过往的宁静与安详。最后两句则是对过往的回首与对未来的思考,年轻时的追求与追逐让他在老年时更显无奈,真正体会到行路的艰难。这种情感的转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使整首诗充满了人生的智慧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旅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年轻时追求与老年时反思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艰难与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百夫正欢助鸣橹”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A. 宁静的夜晚
B. 热闹的划船场景
C. 渔民捕鱼
D. 田间劳作
诗中“须臾人散寂无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平静
D. 期待
“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看法?
A. 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B. 对官场的渴望
C. 对年轻时的怀念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