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

时间: 2025-04-30 18:30:24

诗句

地秀溪通邑,山高寺矗云。

望殊惊乍见,景胜厌前闻。

鸡犬人家乐,风烟钓艇纷。

奔程船径过,虽雨示西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0:24

原文展示: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
作者: 张镃 〔宋代〕

地秀溪通邑,山高寺矗云。
望殊惊乍见,景胜厌前闻。
鸡犬人家乐,风烟钓艇纷。
奔程船径过,虽雨示西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相间的美丽画面:溪水流淌,通往城邑,山高耸入云霄。初次看到这一景象,令人惊叹,胜景令人厌倦于之前的听闻。鸡鸣犬吠,人们其乐融融,烟雾缭绕,钓船纷纷。行船的途中,即使下雨,仍能看到西边的余晖。


注释:

  • 地秀:形容地势优美。
  • 溪通邑:溪水流向城镇。
  • 寺矗云:寺庙高耸入云。
  • 望殊:远望时的感觉不同。
  • 惊乍见:初次看到时感到惊讶。
  • 景胜:美丽的景色。
  • 厌前闻:厌倦于之前的传闻。
  • 鸡犬人家乐:鸡鸣犬吠,人们安乐的样子。
  • 风烟钓艇纷:风起烟雾,钓船纷扰。
  • 奔程船径过:快速经过的船只。
  • 虽雨示西曛:尽管下雨,西方仍透出余晖。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提及的“鸡犬人家乐”常常用来形容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白,号无逸,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游历之际,描绘了他所见的美丽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自然的秀丽与人们的安乐生活。首联“地秀溪通邑,山高寺矗云”设置了一个优美的背景,溪水与高山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开阔而美丽的视觉感受。“望殊惊乍见”则表现了诗人初见此景时的震撼与惊喜,彰显了自然之美的震撼力。

中间两联通过描绘鸡犬相闻的乡村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风烟与钓艇的描写则增添了生活的动态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最后一句“虽雨示西曛”则通过雨天的景象,表现了即使在阴雨天气中仍能感受到美好与希望,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秀溪通邑:描绘地势优美的溪水流向城镇,表现自然的壮丽。
  2. 山高寺矗云:高耸的山峰与寺庙映衬,体现出人文景观与自然的结合。
  3. 望殊惊乍见:初次目睹这一美景,心中涌起惊讶之情。
  4. 景胜厌前闻:对比之前的听闻,胜景让人心生厌倦。
  5. 鸡犬人家乐: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生动展示人们的快乐。
  6. 风烟钓艇纷:描绘自然环境中的动态,生活气息浓厚。
  7. 奔程船径过:行船的经过,展现了旅行的过程。
  8. 虽雨示西曛:即使在雨中,依然能看到西方的余晖,表现出希望与美好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象结合,增添诗的层次感。
  • 拟人:通过“鸡犬人家乐”的描写,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每联之间意象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在自然中获得的内心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代表自然与环境,象征生命的根基。
  2. :象征流动与时间,代表生活的变化。
  3. :象征高远与稳重,体现人文精神。
  4. :代表信仰与精神的寄托。
  5. 鸡犬:象征乡村生活的安宁与和谐。
  6. 风烟:代表自然的动态感与变化。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鸡犬人家乐”指的是: A. 乡村的宁静生活
    B. 城市的喧嚣
    C. 山中的孤独
    D. 海边的渔民

  2.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历史的感慨

  3. 诗中“奔程船径过”描绘的是: A. 船行驶的过程
    B. 船的静止状态
    C. 船的沉没
    D. 船的装饰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山水景色,表现对自然的敬仰。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山水环境中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张镃与王维:
    • 张镃的作品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这两位诗人在山水诗上的风格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圣朝 己未三月六日 水调歌头(江淮一览) 满江红·为问人生 贺圣朝(己未三月六日) 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满江红·细阅浮生 满江红 贺新郎(春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触目崩心 齊字旁的字 省民 立字旁的字 刨根究底 疋字旁的字 糠菜半年粮 踌躇不定 逼掯 认死扣子 流畅 包含蛤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攀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挡的词语有哪些 理所当然 千里之任 米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