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2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25:55
次韵酬铦上人二首
作者: 张镃 〔宋代〕
孰知苾蒭流,而能建安作。
灯檠味隽永,曾不带葵藿。
已撞禅月钟,请振普公铎。
从伊哑羊呼,高厚中沃若。
这首诗描绘了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与感悟。开头提到谁能理解苾蒭(即小草)之流,而能安然自处于世。接着引入了灯下的情景,灯光下的味道悠长而深厚,未曾带来繁华的虚饰。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已撞响了禅寺的月钟,请求振动普公的铎声(古代寺庙中用于召集僧众的器物)。最后,提及从远处传来的羊鸣,意在表达自然与内心的深厚联系。
张镃的这首《次韵酬铦上人二首》不仅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歌开篇以“孰知苾蒭流,而能建安作”引出,表面看似在谈论小草,实则隐喻着对人生中微小事物的关注。生活中往往被繁华所迷惑,然而真正的安宁在于心灵的宁静与自我认知。接着,“灯檠味隽永,曾不带葵藿”表达了诗人在清静的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深厚内涵。这里的“葵藿”象征着繁华与奢侈,诗人似乎在强调真正的美在于内心的丰盈而非外在的装饰。
后半部分的“已撞禅月钟,请振普公铎”意在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觉悟的呼唤。钟声与铎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似乎在告诉读者在纷扰的世界中,内心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联“从伊哑羊呼,高厚中沃若”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内心的联系,羊的叫声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真实与简单,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反思,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与对生命真谛的探求,体现了作者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苾蒭”指的是什么?
“灯檠味隽永”中“隽”意指?
诗中提到的“普公铎”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