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4:04
原文展示:
祖龙门外神传璧,方士犹言仙可得。东行欲与羡门亲,咫尺蓬莱沧海隔。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属寻常避世人。关中日月空千古,花下山川长一身。中原别后无消息,闻说胡尘因感昔。谁教晋鼎判东西,却愧秦城限南北。人间万事愈堪怜,此地当时亦偶然。何事区区汉天子,种桃辛苦求长年。
白话文翻译:
秦始皇门外有神传的玉璧,方士还说仙人可以找到。向东行进想要亲近羡门,却因蓬莱与沧海的阻隔而无法接近。谁知道平地上也有青云直上的机会,这通常只属于那些逃避世俗的人。关中的日月虽长却空洞无物,花下的山川却能长久地陪伴一个人。自从离开中原后就没有消息,听说胡人的尘土让我感慨过去的时光。是谁让晋国的鼎分成了东西两部分,我却因为秦城的限制而感到羞愧。人间的万事更加令人怜悯,这个地方当时也只是偶然。为什么汉天子要辛苦地种桃树以求长生不老呢?
注释:
诗词背景:
汪藻是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传说,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权力虚幻的深刻认识。诗中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传说的反思,揭示了人生无常和权力虚幻的主题。诗中“祖龙门外神传璧”和“方士犹言仙可得”描绘了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而“东行欲与羡门亲,咫尺蓬莱沧海隔”则表达了这种渴望的无法实现。后文通过对“平地有青云”和“关中日月空千古”的对比,强调了人生的偶然性和虚无。最后,诗人通过对汉天子种桃求长年的讽刺,进一步强化了人生无常和权力虚幻的主题。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中“祖龙门外神传璧”中的“祖龙”指的是谁?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答案:B
诗中“东行欲与羡门亲”中的“羡门”是指什么? A. 仙人 B. 宝物 C. 城门 D. 山门 答案:A
诗中“那知平地有青云”中的“青云”比喻什么? A. 高官显爵 B. 仙境 C. 宝物 D. 山川 答案:A
诗中“关中日月空千古”中的“关中”指的是哪里? A. 陕西 B. 河南 C. 山东 D. 河北 答案:A
诗中“何事区区汉天子,种桃辛苦求长年”中的“汉天子”指的是谁? A. 汉武帝 B. 汉高祖 C. 汉光武帝 D. 汉文帝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