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08
百字令 题秦淮秋泛图
作者:冯煦 〔清代〕
两行倦柳,带湿烟摇暝牵人羁绪。
小簟重帘斜月里,阅尽兴亡无数。
自笑疏慵,莺初燕晚,未问萧娘渡。
江南秋色,断肠空在纨素。
还记坠叶轻潮,嫩凉时候,与客携尊俎。
无奈劳劳亭下笛,又唤扁舟西去。
水驿镫昏,愁长梦窄,总是分携处。
甚时重到,酒人零落如雨。
这首词描绘了秋日秦淮河的景色,诗人看到两行疲倦的柳树,烟雾笼罩着夜幕,令人感到离愁别绪。在斜月的照耀下,躺在小席上,回顾历史的兴亡,感慨无数次的变化。自己心中自嘲懒散,春天的莺歌燕舞已过,未曾关心过萧娘的渡口。江南的秋色让人愁苦,心中无限惆怅。还记得轻轻掉落的树叶和微凉的时节,曾与友人一起举杯畅饮。然而,亭下悠扬的笛声却把人唤回现实,扁舟渐行渐远。水边的灯光昏暗,心中愁绪漫长,梦境又显得狭窄,所有的分离都令人心痛。什么时候能再相聚,酒人却如雨点般零落无踪。
作者介绍:冯煦,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情感。他的词作常常蕴含深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秦淮河的秋色,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百字令 题秦淮秋泛图》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描绘了秋日秦淮河边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思索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描绘的“倦柳”和“湿烟”便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令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寂。诗人在斜月的映衬下,回顾历史的兴亡,心中百感交集,这种历史感让人更加感到无奈与沉重。
诗中自嘲“疏慵”,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懒散,也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尤其是“江南秋色,断肠空在纨素”,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最后几句“水驿镫昏,愁长梦窄,总是分携处”深切地表达了离愁别绪,诗人在灯光下思念着曾经的相聚,感叹时光的无情。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秋日江南的画卷,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情感的细腻,堪称清代词作中的佳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秋日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百字令 题秦淮秋泛图》的作者是?
诗中“倦柳”象征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扁舟”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