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25
百字令 其四 秋风赠叶守戎锦舫
作者: 黄钧宰 〔清代〕
浮生可笑,似萍踪絮影,无端去住。
两地绵绵吹不断,剩有一丝情绪。
木叶惊寒,河梁惜别,有意无言处。
萧萧飒飒,一齐向我奔赴。
料是千古英雄,生前抑郁,浩气含馀怒。
激荡柔情成壮志,要使才人早遇。
千里蓬瀛,一帆云水,此意休孤负。
从兹破浪,马当定有神功。
人生的浮躁可笑,像浮萍和飞絮般无定地来去。
两地的思念绵绵不绝,剩下的只有一丝情绪。
树叶因寒风而惊颤,桥边的离别令人惋惜,
那种有意无言的情感,正如萧条的秋风,
似乎都向我奔来。
想必古往今来的英雄们,生前都曾抑郁,
心中怀有的浩然正气依然愤怒。
激荡的柔情化作壮志,愿才子们早日相遇。
千里之遥,任凭风帆顺水而行,这份心意不应辜负。
从今往后破浪前行,马儿定能展现神奇的功力。
作者介绍
黄钧宰,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其诗风多表现政治、历史的沉重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他的作品常融入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秋风起时,诗人感受到离别的伤感和对过往英雄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百字令 其四 秋风赠叶守戎锦舫》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词作,黄钧宰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伤感。开头以“浮生可笑”引入,便显示出对人生的无奈与反思。接着,诗人通过“萍踪絮影”描绘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在面对离别时,诗人用“木叶惊寒,河梁惜别”表达出内心的惆怅和对亲友的依依不舍。这种情感在秋风的萧瑟中愈发显得深沉。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提及“千古英雄”,展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同情,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力感。
最后,诗人以“破浪”和“神功”结束,暗示着尽管生活有诸多艰辛,但依然要勇敢前行,追求理想。这种从无奈到奋发向上的情感转变,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离别的惋惜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中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英雄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及的“千古英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英雄的敬仰
B. 对英雄的嘲讽
C. 对英雄的无所谓
答案: A
填空题:全诗通过“____”来表现人生的无常与漂泊。
答案: “萍踪絮影”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态度。
答案: 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辛弃疾的《青玉案》中,同样表现了对离别的深情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但黄钧宰更多地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而辛弃疾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