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事七首》

时间: 2025-05-04 01:08:04

诗句

共说曾公有府城,殿前数日净边尘。

白麻宣受人争看,宝马高秋报主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8:04

原文展示

书事七首
——时少章

共说曾公有府城,
殿前数日净边尘。
白麻宣受人争看,
宝马高秋报主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曾公(指曾巩)所治理的府城,殿前的尘土经过几日的清扫变得干净。白色的麻布宣纸吸引了众多人的围观,而奔驰的宝马则在秋天向主人报喜。

注释

  1. 曾公:指曾巩,字子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2. 府城:指的是曾公所治理的地方。
  3. 净边尘:清理周边的尘土,寓意治理有方。
  4. 白麻宣:即白色的麻布宣纸,此处象征文人的作品。
  5. 宝马:指的是骏马,象征地位和财富。
  6. 报主身:指马在秋天向主人传达喜悦,可能暗示丰收或功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时少章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经历不详,但其作品反映了宋代文人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描绘社会风貌和人生哲理方面有其独特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发展的时期。时少章通过描绘曾公的治理来表达对良善政治的向往和对社会安定的期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歌鉴赏

《书事七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曾公治理府城的情景,展现了其清明政绩。开头两句“共说曾公有府城,殿前数日净边尘”,给人以视觉的冲击,仿佛目睹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治理的有效和环境的整洁。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白麻宣”的描绘,突出了文人的情怀和社会的关注,而“宝马高秋报主身”则通过对马的描写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对主人的赞美。整首诗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政治和文化的双重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共说曾公有府城:开篇即指出治理者,强调曾公的名声。
  2. 殿前数日净边尘:描述治理效果,体现政务的高效。
  3. 白麻宣受人争看:说明文化的传播,反映了民众对文学的重视。
  4. 宝马高秋报主身:通过马的比喻,象征着丰饶和成功的到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 象征:宝马象征地位与荣耀,白麻宣象征文化与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良治的向往和对文化繁荣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在社会动荡中对安定和繁荣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府城:象征政务的清明与治理的有序。
  2. 白麻宣:寓意文人的理想与追求,文化的象征。
  3. 宝马:象征财富、地位和成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共说曾公有府城”中的“共说”意为: A. 大家都说
    B. 个人的看法
    C. 传闻

  2. “白麻宣受人争看”中的“争看”意为: A. 争论
    B. 争相观看
    C. 安静观看

  3. 整首诗的主题是: A. 对个人的赞美
    B. 对良治的向往与文化的繁荣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 vs. 《书事七首》:两者均反映了对社会环境的关注,但《春望》更侧重于个人的悲伤与国家的命运,而《书事七首》则展现了对治理和文化的理想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渡吴江 赠别宣州崔群相公 登九峰楼 重送绝句 龙丘途中二首(一作李商隐诗)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成十二韵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闲雅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过勤政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绮树 身教重于言教 危言谠论 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爻字旁的字 馔饮 巛字旁的字 昆弟之好 蹑影藏形 胁骨 无所作为 赃私狼籍 提手旁的字 凤舞龙蟠 包含价的成语 包含丹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报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