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5:23
鸣鸡行
作者: 时少章〔宋代〕
三里寥落秋夜长,老鸡望星初引吭。
一声二声天沆漭,客梦初回犹惚恍。
三声四声天渐明,道上行人马蹄响。
嗟尔行人人有心,心长面短谁能寻。
薛君脱走窘思虑,刘牧起舞豪精神。
勿咿喔才满座,中有叹悲千万个。
君知种种在此鸡,只合鸡声塞天破。
吴中老翁百不忙,杀鸡酿酒酬年光。
黄紬輭暖蒲荐稳,日出三竿犹在床。
在寥落的秋夜,三里之外显得格外漫长,老母鸡仰望星空开始啼鸣。
一声、二声,天边朦胧的光亮渐现,客人的梦境刚刚回到现实,仍然有些恍惚。
三声、四声,天色渐渐明亮,道路上的行人和马蹄声渐渐响起。
我叹息每个行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心里长长的,面上却短短的,谁能真正找到呢?
薛君脱去衣服,思虑困扰着他;刘牧则起舞,豪情满怀。
不要轻言才华满座,席间却有无数的叹息和悲伤。
你知道这只鸡所象征的种种情感吗?它的声音就像要撕破天际。
吴中的老翁毫不忙碌,杀鸡酿酒来报答岁月的光阴。
黄绫的被子温暖舒适,日出三竿时他仍然在床上。
时少章,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田园生活,融入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
《鸣鸡行》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生活的多元化。诗中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个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内心情感的探寻。
《鸣鸡行》通过描绘秋夜的静谧与鸡鸣的声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开篇的“老鸡望星初引吭”细腻地刻画了鸡鸣的场景,这种细腻的描写引出了接下来的情感波动。鸡鸣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人心情感的寄托。随着鸡鸣声的增多,诗人将视野从静谧夜空转向了晨曦初现的生活,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嗟尔行人人有心”引出了对人内心复杂情感的思考,人生的困惑与追寻被细腻地表达出来。最后,描绘吴中老翁的安闲生活,反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借此呈现出诗人对人生不同选择的思考。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鸡鸣这一意象,结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围绕“鸡鸣”这一意象,表现了在寂静的秋夜中,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们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的珍惜。通过对比不同人的生活态度,诗人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复杂与简单,最终引导出一种对生活的哲思。
《鸣鸡行》中的鸡鸣象征什么?
A. 希望与新生
B. 忧愁与孤独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心长面短”意指什么?
A. 内心复杂,外表简单
B. 心情愉快,外表美丽
C. 心智成熟,面容老化
答案:A
吴中老翁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
A. 忙碌而紧张
B. 悠然自得
C. 忧心忡忡
答案:B
比较《鸣鸡行》与《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呈现了在夜晚的思考,但《鸣鸡行》更聚焦于生活的细腻与哲思,而《夜泊牛渚怀古》则更强调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