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4:13
作者: 汪东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句骊形胜地。黠虏锋何锐。
一朝援师知。剑麾旄头死。
夜苍茫。草色黄。
画角连营起。万山里。
这段美丽的地方,骑兵和马匹的形象多么壮观。敌人的锋刃又是多么锋利。
只待一朝援军来临,战斗的号角在旄头上已经奏响。
夜色苍茫,草色泛黄。
画角声在军营中响起,回荡在万山之间。
作者介绍:
汪东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活跃于文人圈中。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对战争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汪东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常以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为题材。
创作背景:
《饮马歌》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战争的关注和对胜利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紧张氛围。诗人运用马与战斗的意象,表达了对战士们英勇斗争的赞美以及对敌人锐利锋芒的警惕。
《饮马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战场的壮丽与紧迫。诗的开头以“句骊形胜地”引入,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了战马的英姿,表达了对勇士的崇敬与赞美。接着,诗人提到敌人的锋锐,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知的危险。这里的“黠虏”不仅指敌人,更隐喻了战斗中的智勇之计。
“一朝援师知”展现了对未来胜利的期待,表明对援军的信心与渴望;“剑麾旄头死”则在紧张的气氛中赋予诗句一种悲壮的情感,表现出战斗的激烈与牺牲的必然。夜色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无助,而“画角连营起”则再次唤起了战斗的号角,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
诗的最后一句“万山里”将场景扩展到广阔的自然之中,表现了战争的浩大与无情,以及士兵在这片土地上的苦乐。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激昂的情感,传递出对国家、对战斗的深沉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场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壮丽与悲壮,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战士们的无畏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胜利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句骊”指的是什么?
“黠虏锋何锐”主要表达了什么?
“万山里”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 1. B 2. A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