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2:43
作者: 陆粲 〔明代〕
山人视我画虎图,邀我为作画虎行。
我生城郭不识虎,向来浪说真无凭。
自从谪居傍夷落,时惊夜啸风生壑。
似闻行旅遭搏食,往往白骨撑丛薄。
朝来击鼓驱猎徒,於菟中箭人欢呼。
儿童奔走我亦俱,近前谛视摩其须。
初观据地疑未死,金睛荧荧吻血紫。
却归更与展图看,意态狰狞宛相似。
画手尔何人?谁遣为此笔?
丹青浅事何足问,物理试思堪太息。
我闻太平世,野兽恒避人。
吁嗟猛虎今为群,渡河无复逢刘昆。
黄公赤刀伥鬼窃,裴旻李广俱澌灭。
书生徒手无寸铁,对面空令双眦裂。
还君画,为君歌,道上虎迹今转多。
山人看着我画的老虎图,邀请我为他作一首《画虎行》。
我生于城镇,从未见过老虎,之前常言无凭。
自从被贬居住在边陲,时常被夜间的风声惊醒。
好像听说行旅者遭到猛兽袭击,常常有白骨撑着荒草。
今天早上击鼓召集猎人,听到箭矢在树林中飞舞,大家欢呼。
孩子们奔跑,我也跟着去,靠近观察老虎的须。
初看那老虎似乎还未死,金色的眼睛闪烁着血红。
再回去与大家一起看画,发现老虎的神态狰狞宛如真实。
画师你是谁?是谁让你用这样的笔?
丹青之事何足挂齿,物理说明真令人叹息。
我听说太平的时代,野兽常常避开人。
可如今猛虎成群,渡河再不见刘昆。
黄公和赤刀为鬼魅潜行,裴旻李广也都消失无踪。
书生空手无寸铁,面对猛虎只令眼泪夺眶而出。
我还你画,为你歌唱,路上的虎迹如今却越来越多。
诗中提到的刘昆、裴旻、李广等人物,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猎人或将领,代表着勇敢和力量。诗人通过他们的消失,表达了对当今社会安全与和平的失落感。
作者介绍: 陆粲,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关心,风格较为苍凉。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画虎隐喻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盛世的向往。
《画虎行》在形式上采用了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作者对老虎的恐惧与兴奋。在与山人交流的过程中,诗人将自己从未见过老虎的经历与对生存环境变化的感慨结合,展现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老虎不仅是一种猛兽的象征,更代表着社会动荡与危险的隐喻。作者通过对老虎的细致描写,传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无力与对人类自身脆弱的感悟。整首诗在描绘猛虎的狰狞与生存的艰难中,流露出一种对和平安宁的渴望,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老虎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反思,同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山人”指的是?
a) 一位隐士
b) 一位猎人
c) 一位国王
诗人通过对老虎的描写意欲表达什么?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和平的渴望
c) 对猛兽的崇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陆粲的《画虎行》和杜甫的《咏虎》,两者均表现出对虎的敬畏与对社会动荡的反思,但陆粲更注重个人的感受与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杜甫则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探讨了历史与人性的关系。
此内容为《画虎行》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该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