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6:40
恣逍遥
丘处机 〔元代〕
昔种良因,今生福地。
虚空感上真加卫。
开坛阐化,垂恩普济。
凡一月于中建成三会。
至日相呼,临时莫避。
乘斋且散心游戏。
家中不足,眉头长系。
也则是浮生过了一世。
曾经种下的善因,如今结出了福地。
在虚空中感受到上天的真诚加护。
开坛讲道,普施恩惠给世人。
每月中都会建立三次法会。
在法会之日,大家相约而来,不要躲避。
在斋戒之余,放松心情去游戏。
家中不足,眉头却长时间紧锁。
这也正是浮生,转眼已过了一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丘处机(1148-1227),元代道士,著名的道教领袖,思想家。他在道教的传播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倡导清修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借助道教的理念,表达对浮生的感慨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恣逍遥》是一首以道教思想为核心的诗作,丘处机通过对过去因缘与现世福地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昔种良因,今生福地”,表明了因果法则的存在,强调了个人行为对未来的影响。接着,诗人提到“虚空感上真加卫”,表现出一种对宇宙和上天的感悟,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诗中提到的“开坛阐化,垂恩普济”,不仅反映了道教的教义传播,也表达了对人类普遍福祉的关心。随着每月法会的举行,诗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与相聚是重要的,强调了共同修行的意义。
然而,诗的最后几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生活的反思,“家中不足,眉头长系”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生活的不满。整体而言,这首诗在道教的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逍遥的渴望,却又无可避免地面临生活的重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因果法则与内心的宁静,同时也反映了生活中的困扰与对逍遥自在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良因”指的是什么?
A. 善行的结果
B. 不好的行为
C. 日常生活
D. 任何事情
“虚空感上真加卫”中的“虚空”代表什么?
A. 现实的纷扰
B. 内心的宁静
C. 物质的追求
D. 社会的压力
诗中提到的“三会”是指什么?
A. 三个朋友
B. 三次法会
C. 三种生活
D. 三个节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