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杨文赴廷试》

时间: 2025-05-02 01:32:47

诗句

只今冠盖盛诸杨,连岁科名属雁行。

笔下戈矛吾退舍,胸中珠琲海倾藏。

鸡群有鹤人谁识,熊掌兼鱼子厌尝。

一振斯文千古事,凭君更为引天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2:47

诗词名称: 送杨文赴廷试

作者: 李吕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只今冠盖盛诸杨,连岁科名属雁行。
笔下戈矛吾退舍,胸中珠琲海倾藏。
鸡群有鹤人谁识,熊掌兼鱼子厌尝。
一振斯文千古事,凭君更为引天潢。


白话文翻译:

如今在朝廷上荣华富贵的都是杨家的人,连年科举名声如同大雁成群。
我在笔下退却了戈矛,心中却藏有如海般的珍珠。
在鸡群之中有鹤,谁能辨认出它的高洁?
熊掌和鱼子虽美,但我已厌倦。
只愿你振兴文采,这可是千古之大事,希望你能引领朝廷的未来。


注释:

  • 冠盖:指官员的帽子和车子,象征权贵。
  • 雁行:指像雁群一样的科举名声,形容人多。
  • 笔下戈矛:指辞章中摒弃武器,转而追求文才。
  • 珠琲:指美玉、珍珠,象征学识和才华。
  • 鸡群有鹤:比喻平常人中有杰出的人才。
  • 熊掌兼鱼子:指美味的食物,表达对奢华的厌倦。
  • 一振斯文:振兴文化或文采。
  • 天潢:指天子或皇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常以抒发情感和描绘生活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杨文赴京参加廷试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当时社会与文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友人为主题,通过对杨文前途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文化士人的崇敬与期望。首联用“冠盖盛诸杨”,描绘了当时朝廷中杨家人的风光,展现了科举的荣耀。第二联则通过“笔下戈矛吾退舍”体现出诗人对武力的排斥,转而追求文采的渴望,显示出一种文化自觉。接下来的两联则进行对比,指出平常人中也有鹤般的杰出人才,表明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并对奢华的生活持有厌倦态度。最后一句“凭君更为引天潢”,既是对杨文的期待,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心,表达了对文人的美好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满了对文化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只今冠盖盛诸杨:如今朝中权贵多为杨家。
  2. 连岁科名属雁行:他们连年通过科举,名声如同大雁成群飞翔。
  3. 笔下戈矛吾退舍:我在笔下摒弃了武器,追求文才。
  4. 胸中珠琲海倾藏:心中却藏有如海般的珍珠,暗指丰富的学识。
  5. 鸡群有鹤人谁识:在平常人中有高洁的人才,谁能识别?
  6. 熊掌兼鱼子厌尝:对奢华的享受已感到厌倦。
  7. 一振斯文千古事:希望你能振兴文采,这是千古之大事。
  8. 凭君更为引天潢:希望你能引领朝廷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鸡群有鹤”,用鸡与鹤的对比来表现人才的稀缺与珍贵。
  • 对仗:诗中的句式多为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文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以及对时代人物的思考,体现了文人对自己角色的反思和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冠盖:象征权力与地位。
  • 珠琲:象征文才与学识。
  • :象征高洁与杰出。
  • 熊掌和鱼子:象征奢华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鸡群有鹤”是什么意思?
    A. 许多人都很普通
    B. 有杰出的人才在其中
    C. 大家都是优秀的
    答案:B

  2. 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态度是?
    A. 非常向往
    B. 厌倦
    C. 无所谓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天潢”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想象
    B. 皇权
    C. 文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贾岛《题李凝幽居》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奔放,而李吕的《送杨文赴廷试》则展现出一种文人间的友谊与期待,情感更为细腻与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吕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雪二首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念奴娇(上章乞休致,戏作念奴娇以自贺) 读元白长庆二集诗 竹枝歌七首 野菊 舟过谢潭三首·其三 水调歌头(贺广东漕蔡定夫母生日) 读严子陵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朔的词语有哪些 碎米 比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鸟得弓藏 循次而进 识途老马 长字旁的字 溜圆 还避 改姓易代 歺字旁的字 包含外的词语有哪些 自家人 严云 傻眉愣眼 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