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寿韩尚书》

时间: 2025-04-27 18:02:44

诗句

一时冠冕竞加鞭,谁似先生晚节贤。

鬓雪自因忧国选,颜丹端为省尘缘。

山林喜近生申日,海宇争期致主年。

闻道相看起安石,宁容高卧乐诗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2:44

原文展示:

寿韩尚书
作者: 李商叟 〔宋代〕

一时冠冕竞加鞭,
谁似先生晚节贤。
鬓雪自因忧国选,
颜丹端为省尘缘。
山林喜近生申日,
海宇争期致主年。
闻道相看起安石,
宁容高卧乐诗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那个时代,大家都在争相追逐荣华富贵,谁能像您这样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呢?白发是因忧国而生,红颜是为了避世的尘嚣而留。山林中我欢喜地迎接新生的日子,海洋中我期待着主人的长寿。听说您和安石相互看重,宁愿在家安卧享受诗书与禅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冠冕: 指官帽,象征权利与地位。
  • : 高尚、优秀。
  • 鬓雪: 指白发,寓意年老或忧愁。
  • 颜丹: 指红润的面容,形容年轻或健康。
  • 尘缘: 指世俗的关系或烦恼。
  • 生申日: 迎接新的日子。
  • 海宇: 指海洋与天空,象征广阔的世界。
  • 安石: 指苏轼,因其名与安石相称。
  • 高卧: 指安静地待在家中,享受宁静生活。
  • 诗禅: 指诗歌与禅宗,象征高雅的生活。

典故解析:

  • 安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大文豪,与李商叟同为文人,诗词交往甚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叟,宋代诗人,字季白,号白溪,晚号商叟,生于北宋时期。他以诗词见长,常以自然景观和人事哲理为题材,诗风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商叟晚年,表达了对朋友韩尚书的祝福与钦佩,同时对官场争斗与浮华生活的反思。诗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诗歌鉴赏:

《寿韩尚书》这首诗展现了李商叟对友人的祝贺,同时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当时人们追逐权利与财富的场景,而李商叟却强调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表现出他对韩尚书的钦佩之情。接着,诗人提到白发和红颜,既是岁月的流逝,也是为国忧心的体现,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后面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山林和海洋的意象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广阔,突出了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最后,提到安石,表明诗人对友人文学成就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通过诗书与禅意来实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而富有层次,情感深邃而细腻,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体现了李商叟作为一位宋代诗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时冠冕竞加鞭:当时的官场中,人人争相追求名利与地位。
  2. 谁似先生晚节贤:然而,像您这样在晚年仍保持高尚品德的人却少之又少。
  3. 鬓雪自因忧国选:您的白发是因担忧国家而生。
  4. 颜丹端为省尘缘:您的红颜是为了避开世俗的纷扰而保持。
  5. 山林喜近生申日:山林中我欢喜地迎接新的日子。
  6. 海宇争期致主年:海洋中我期待着主人的长寿。
  7. 闻道相看起安石:听闻您与安石互相尊重,互相看重。
  8. 宁容高卧乐诗禅:宁愿在家安卧,享受诗书与禅意。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对比官场的争斗与隐逸生活的宁静,突显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赞美。
  • 隐喻: 鬓雪与颜丹隐喻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内心的惆怅。
  • 对仗: 山林与海宇的并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高尚品德与隐逸生活的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内心的宁静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冠冕: 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反映了官场的浮华。
  • 鬓雪: 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忧虑。
  • 颜丹: 红润的面容象征年轻与健康。
  • 山林: 自然的象征,代表宁静与隐逸生活。
  • 海宇: 广阔的象征,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安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2. “鬓雪自因忧国选”中的“雪”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白发
    C. 冰霜
    D. 雪山

  3. 诗中提到的“山林”和“海宇”象征着什么?
    A. 纷扰的世俗
    B. 宁静的隐逸生活
    C. 官场的争斗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商叟与苏轼的诗歌均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作品常通过历史典故抒发情感,而李商叟则更专注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李商叟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四首 其四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四首 其三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四首 其二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四首 其一 题陆子泉 东台山 诗一首 送程给事知越州 同诸子观潘稚圭中秘家藏米元章画楚山图鲜于伯机书游山诗记次曹能始韵 入白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闻所不闻 王字旁的字 任人摆布 坚额健舌 醋结尾的成语 温渚然犀 无字旁的字 兰质蕙心 号啕大哭 虫字旁的字 释奠 仁义礼智 川字旁的字 有何 旧编 首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