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集句留别李子玉守素处士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27 11:43:24

诗句

故里心期柰别何,几时回首一高歌。

镜中丝发悲来惯,他日相逢应更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43:24

原文展示

集句留别李子玉守素处士二首 其二
故里心期柰别何,几时回首一高歌。
镜中丝发悲来惯,他日相逢应更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惆怅。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期盼与离别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几时能够回首高唱一曲呢?镜子中看到自己白发苍苍,往日的悲伤已经习惯,未来再相逢的时候,应该会有更多的情感交流。

注释

  1. 故里:故乡,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2. 心期:心中期盼、期待的意思。
  3. :何,表示疑问。
  4. 高歌:高声歌唱,表达情感的方式。
  5. 镜中丝发:镜子中映照出的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
  6. 悲来惯:悲伤的事情已经习以为常。
  7. 他日相逢:未来再相见的时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安世,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常融入对人生、自然的思考,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本诗是在与友人李子玉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离别的时刻,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借此抒发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却十分深刻。首句“故里心期柰别何”便直接表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不舍。诗人将“心期”与“别”相对立,形成一种浓烈的情感对比,这样的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接着的“几时回首一高歌”,既是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也是对当下离别的无奈,诗人在此表现出一种既渴望又无力的复杂心情。

在“镜中丝发悲来惯”一句中,诗人通过“镜中”这一意象,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变化。白发象征着衰老和岁月的无情,诗人对此感到伤感,但同时也显示出他对这种伤感的淡然与接受。最后一句“他日相逢应更多”则是对未来重逢的希望,表达了尽管离别难免,但未来的再见将会更加珍贵。

整首诗在抒情上采用了自然的意象,情感真挚,语言自然流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故里心期柰别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离别的愁苦。
    • 几时回首一高歌:渴望重聚的同时,感到时间的无情与离别的无奈。
    • 镜中丝发悲来惯:通过镜子中的白发,反映出岁月的无情与一种悲伤的习惯。
    • 他日相逢应更多: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望,抒发了对友谊的珍视。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镜中丝发”比作时间的流逝,巧妙地用意象传达深意。
    • 对仗:首句与末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悲”字的重复,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
  3.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离别与重聚、时间与情感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故里:象征着根与归属,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镜子:反映内心的自省与岁月的流逝。
  • 白发:象征着衰老和无奈,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故里心期柰别何”意指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友谊的珍视

  2. “镜中丝发悲来惯”中的“丝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时间的流逝
    C. 美丽

  3. 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态度是? A. 消极
    B. 期待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情感真挚,意象深刻。
  • 《赋得古原草送别》:用草的生长与凋零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情感上与刘安世的诗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妆二首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辛亥夏赴邳州桃源决事感作 其二 辛亥夏赴邳州桃源决事感作 其一 宿迁舟中即景 乐游应诏诗 临终诗 鲁恭治中牟 梁鸿尚节 铅山河口即目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回天挽日 凵字底的字 包含懑的词语有哪些 官官相护 大地回春 漕斛 页字旁的字 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鹰犬之才 睿歟 临阵脱逃 斗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陷落计中 译员 竖心旁的字 包含霞的成语 千古同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