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甲辰仲冬赋呈葵园师 其一》

时间: 2025-07-31 09:02:29

诗句

大道委榛莽,率土无夷庚。

群邪狎白日,中馗沸鼯鼪。

天步丁艰难,干国求良桢。

外咨吾洲俗,上契三代程。

讲舍盛兴作,条教一再更。

堂堂大国楚,匪独文儒鸣。

缅维咸同间,龛难多书生。

流风笃忠悱,馀芳扇湘蘅。

如何兰渐滫,异说恣纵横。

乱苗必恶莠,谁为折其萌。

贱子忝持节,擿埴嗟冥行。

握枢在宗圣,致用先穷经。

畔道文必黜,析疑经始明。

但严泾渭别,无召水火争。

钱朱企曩轨,历久垂芳声。

材薄愧弗任,持禄常屏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9:02:29

原文展示

《甲辰仲冬赋呈葵园师 其一》 作者: 吴庆坻 〔清代〕

大道委榛莽,率土无夷庚。
群邪狎白日,中馗沸鼯鼪。
天步丁艰难,干国求良桢。
外咨吾洲俗,上契三代程。
讲舍盛兴作,条教一再更。
堂堂大国楚,匪独文儒鸣。
缅维咸同间,龛难多书生。
流风笃忠悱,馀芳扇湘蘅。
如何兰渐滫,异说恣纵横。
乱苗必恶莠,谁为折其萌。
贱子忝持节,擿埴嗟冥行。
握枢在宗圣,致用先穷经。
畔道文必黜,析疑经始明。
但严泾渭别,无召水火争。
钱朱企曩轨,历久垂芳声。
材薄愧弗任,持禄常屏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广阔而又混乱的局面,天下大势如同荒草丛生,众多邪恶势力在阳光下横行。国家治理艰难,渴望寻找贤良之才。外界的风俗习惯与古代三代的治国理念相契合。讲学的地方非常兴盛,教化的内容却屡次更改。大国的风采并非仅靠文人和儒生的声音。书生们在此期间显得稀少,忠诚的风气却依旧弥漫。如何让兰花在泥泞中生长,异端的说法随意传播。乱草中必定长出恶草,谁来铲除它们呢?微贱之人居于高位,挖掘泥土时却感到无所适从。掌控大权的人在宗教圣地,致力于先贤的经典。偏离正道的文人必然会被贬斥,质疑经典的过程才会明晰。但要严格区分泾渭,不能让水火相争。钱财和声望如同过往的轨迹,历久弥香。自身才干不足令我羞愧,常常抑制自己的欲望。

注释

  1. 大道:指的是大道理,或治国之道。
  2. 榛莽:荒草丛生,形容环境的混乱。
  3. 率土无夷:指的是全国各地都没有平等的状态。
  4. 群邪:众多的邪恶势力。
  5. 天步丁艰难:治理国家的道路艰难。
  6. 干国求良桢:渴望在国家中寻找贤良之才。
  7. 外咨吾洲俗:外部的习俗与我们洲的风俗相结合。
  8. 讲舍盛兴作:讲学的地方非常兴盛。
  9. 堂堂大国楚:形容国家的气派与风采。
  10. 流风:指风气、风尚。
  11. 异说:与常规说法相悖的言论。
  12. 贱子忝持节:指地位低下的人却身居高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庆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批判,风格较为沉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与社会变迁之时,诗人通过诗歌反映了对国家治理与社会风气的深切关注,表达了对贤良之才的渴望与对现状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清代社会的复杂性和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开篇就以“大道委榛莽”描绘出一个混乱的时代,暗示了治国理政的艰难。诗中提到的“群邪狎白日”,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愤怒,似乎在控诉社会的腐化与堕落。
作者通过“天步丁艰难”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反映出对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而“讲舍盛兴作,条教一再更”则揭示了教育与文化在现时代的困境,尽管讲学之地兴盛,然而所传授的内容却不断更改,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整首诗情感沉郁,语言严谨,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剖析,也有对未来的深切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与忧虑,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大道委榛莽:古老的治国理想被抛弃,社会陷入混乱。
    • 率土无夷庚:社会不平等,人人自危。
    • 群邪狎白日:邪恶势力在明目张胆地活动,令人痛心。
    • 天步丁艰难:治理国家的道路异常艰辛。
    • 干国求良桢:期望能有贤良之士出现,帮助治理国家。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贱子忝持节,擿埴嗟冥行”中前后句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社会现状比作“榛莽”,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风气以情感,显示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理解。
  3.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强调了治理国家的艰难以及对贤良之士的渴望,呼吁重视教育和文化传承。

意象分析

  1. 大道:象征治国理政的理想。
  2. 榛莽:代表混乱与荒废的社会现象。
  3. 群邪:隐喻社会中的不良风气。
  4. 良桢:象征贤良之士。
  5. 流风:指示风气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道”指的是什么?

    • A. 个人理想
    • B. 治国理政的理想
    • C. 诗歌创作
  2. 诗中“群邪狎白日”意为?

    • A. 绝对的正义
    • B. 幸福的生活
    • C. 邪恶势力在明目张胆地活动
  3. 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态度是?

    • A. 忽视
    • B. 期待与渴望
    • C. 满意

答案:1-B,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吴庆坻的诗更强调对社会风气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个人的悲伤与国破家亡的感受。两者都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大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戏赠闺人 浪淘沙 浪淘沙 用周文璞明日新年词韵 浪淘沙 其六 浪淘沙 送振业姨侄归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周晋仙明日新年之作,戏和其韵,兼以自嘲。时甲子除夜大鸡初唱也 浪淘沙 浪淘沙 题《重校〈十三楼吹笛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胸无成算 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顶浆 尽其所长 人字头的字 肀字旁的字 春花秋实 嫌贫爱富 风木之悲 包含雀的词语有哪些 靑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女长须嫁 过铁 口字旁的字 禅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