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4:01
原文展示:
城南即事 其五 张栻 〔宋代〕 茅亭水溜四周遭,花木经春一一高。 却望西山隔江水,径思一叶泛云涛。
白话文翻译:
茅亭周围水流环绕,花草树木在春天里一一长高。 回头望向西山,隔着江水,心中想着乘一片叶子在云涛中漂流。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为张栻在城南游玩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城南的自然景色,通过“茅亭水溜”和“花木经春”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后两句“却望西山隔江水,径思一叶泛云涛”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一叶泛云涛”的比喻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心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体现了张栻诗歌的自然与哲理相结合的特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一叶泛云涛”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一叶泛云涛”的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恐惧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远方的思念
诗中“花木经春一一高”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秋天的萧瑟 B. 夏天的炎热 C. 春天的生机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却望西山隔江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远方的向往 C. 对自然的恐惧 D. 对自由的厌恶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