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2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29:06
匣中雷吼一长剑,
溪上月明多少舟。
无贼可平间李愬,
有人不访倦王猷。
银杯缟带从渠便,
瑶树琼林得自由。
衣敝独嫌灰絮料,
帘高想见月垂钩。
匣子里响起如雷般的长剑,
溪水上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多少只小舟。
没有敌人可以像李愬那样平定动乱,
却有人不来拜访,感到厌倦的王猷。
银杯和白色带子从这里顺势而来,
在瑶树和琼林中得到了自由。
衣衫褴褛,唯独厌恶那灰色的絮料,
高高的帘子下想要看到月亮垂钩。
刘过,字季和,号忘庵,宋代诗人。他以豪放的风格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作品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鲜明的个性。
此诗作于雪天,诗人借雪景抒发心中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感。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也反映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对雪效乐天》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雪景、历史人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开篇“匣中雷吼一长剑”,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力量与激情的世界,长剑象征着勇敢与决心。接着“溪上月明多少舟”,诗人用明亮的月光映衬出宁静的氛围,暗示了内心深处的思考与孤独。
“无贼可平间李愬,有人不访倦王猷”则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冲突,李愬的英勇与王猷的疲惫形成鲜明对比,昭示了诗人对英雄的向往与对平庸生活的无奈。接下来的描写“银杯缟带从渠便,瑶树琼林得自由”则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银杯与瑶树象征着奢华与自由,而“衣敝独嫌灰絮料”则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最后一句“帘高想见月垂钩”以月亮作为结尾,既是对美好愿景的追求,也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是一首兼具豪放与细腻的佳作。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动荡中的孤独与挣扎。
诗中提到的“李愬”是谁?
A. 唐朝的将领
B. 宋朝的文人
C. 明朝的皇帝
“衣敝独嫌灰絮料”中的“衣敝”是什么意思?
A. 衣服破旧
B. 衣服华丽
C. 衣服干净
诗中用“月垂钩”来比喻什么?
A. 美好的愿景
B. 历史的悲剧
C. 个人的失落
答案:
比较《对雪效乐天》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通过月亮表达孤独与理想,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刘过则在历史与现实的冲突中展现内心挣扎,风格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