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方竹杖》

时间: 2025-05-07 08:47:27

诗句

鹤骨风前瘦,龙姿雨后鲜。

锋棱四面峻,节操一生坚。

荷蓧行随适,看山倚最便。

从教方有碍,终不效规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27

原文展示:

方竹杖
作者: 刘过 〔宋代〕

鹤骨风前瘦,龙姿雨后鲜。
锋棱四面峻,节操一生坚。
荷蓧行随适,看山倚最便。
从教方有碍,终不效规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根竹杖的形象。它在风中显得单薄如鹤骨,雨后则显得精神焕发如龙姿。竹杖的棱角四面分明,显得格外峻峭,象征着它的节操在一生中始终坚韧。手持竹杖行走时,随性而为,仿佛倚靠着山体最为舒适。即使在面对困难时,它也绝不会去迎合圆滑的方式。

注释:

  1. 鹤骨:形容竹杖瘦长,像鹤的骨骼一样。
  2. 龙姿:形容竹杖在雨后挺拔,像龙一样的姿态。
  3. 锋棱:竹杖的棱角,象征其坚韧的特性。
  4. 节操:指竹杖的品格和操守,强调其坚定不移。
  5. 荷蓧:形容携带竹杖时的轻松自在。
  6. 从教:即使是教导,也不会妨碍竹杖的独特性。
  7. 规圆:比喻迎合世俗的圆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字景文,号白云,宋代诗人,仕途平淡,颇有文才,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过游历山水之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坚守自我的情感。

诗歌鉴赏:

《方竹杖》通过竹杖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坚韧品质的崇尚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鹤骨风前瘦,龙姿雨后鲜”,生动地描绘了竹杖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既有清瘦的孤傲,又有生机勃勃的朝气,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接下来的“锋棱四面峻,节操一生坚”,进一步强调了竹杖的刚毅特性,象征着个人的品德与追求。最后,诗人以“从教方有碍,终不效规圆”作结,表达了即使在世俗的压力下,也要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决心。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深厚的人生哲理,展示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坚定的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鹤骨风前瘦:竹杖在风中显得单薄,形象优雅孤傲。
  • 龙姿雨后鲜:在雨后竹杖显得生机勃勃,充满力量。
  • 锋棱四面峻:强调竹杖的棱角分明,象征坚定果断。
  • 节操一生坚:竹杖的精神象征着持守节操的品格。
  • 荷蓧行随适:携带竹杖时的随意舒适,展现自由的生活态度。
  • 看山倚最便:欣赏自然的方式最为放松。
  • 从教方有碍:即使在教导中也不妨碍自我。
  • 终不效规圆:决不迎合世俗的圆滑和规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杖比作鹤和龙,增强形象感。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极端的形象描绘,强调竹杖的特性与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竹杖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坚韧以及个性化生活的追求,强调个体在社会中应持有坚定的信念,不应随波逐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杖:象征坚韧、独立和自由。
  • 鹤骨:象征清瘦、高洁。
  • 龙姿:象征生机、力量。
  • 节操:象征坚守信念与原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竹杖》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刘过
    C. 杜甫

  2. 诗中“鹤骨风前瘦”意指什么?
    A. 竹杖轻盈
    B. 竹杖沉重
    C. 竹杖粗壮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刘过的《方竹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刘过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与坚韧,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石室朱修行两绝 和俞成大八月梅花 敬用老人功臣净土院韵 春行 暑夕 镇越堂辞 次韵闵饥两绝 次韵游龙门十绝 送程宗武游岝崿 次韵西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间可伺 今生 包含轩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包含赤的词语有哪些 遗萼 立刀旁的字 虚白 海蚀 包含迈的成语 比字旁的字 腾达飞黄 龙字旁的字 遗篇坠款 山羞 爪字旁的字 苍白无力 澈底澄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