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6:12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辛弃疾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
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
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
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
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一条河流旁松竹自由地斜生,那里有几户人家,被云雾遮挡着。
雪后稀疏的梅花,偶尔能见到两三朵。
比起桃源的溪边小路,这里的风景真好,少些争抢。
酒旗亭中有酒,路程要慢慢走,晚寒袭来,怎能抵挡?
醉意朦胧中,归程时骑马随车而行。
白发苍苍,我已老去,唯有这片土地,是我一生的归宿。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宋代著名词人、政治家,以豪放派词风著称,作品涵盖了对国家、人生的深刻思考及对理想的追求。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创作于辛弃疾晚年,诗中描绘了他在博山一带游历时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描绘的宁静自然与个人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以优美的自然景色开篇,描绘了一幅松竹与人家相映成趣的画面,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诗人将雪后梅花的清冷与桃源的理想生活进行对比,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词中“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纵然生活艰难,仍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老去,然而对这片土地的依恋与归属感让他在内心深处感到安慰。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存态度,反映了辛弃疾对人生的领悟与哲思。
整首诗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变迁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桃源”是指:
A. 一种饮品
B. 理想的生活状态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天气
“一川松竹任横斜”中的“任”字意为:
A. 允许
B. 依靠
C. 随意
D. 迫使
诗中提到的“晚寒”主要指:
A. 晚上的寒冷
B. 早上的寒冷
C. 昨天的寒冷
D. 冬天的寒冷
辛弃疾 vs. 李白 辛弃疾的作品往往在强调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而李白的诗则更多表现出豪放洒脱的风格。辛弃疾在这首词中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感慨,而李白则通过酒和月的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两者在主题和情感上都有所不同,各自展现了各自的个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