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辛弃疾

时间: 2025-07-26 12:27:56

作者简介

〔宋代〕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曲折生涯

初到南方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又圆滑、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并在江西上饶的带湖畔修建了园榭,以便离职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代表作品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等。辛弃疾现存词600余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主要作品

概况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语言也精确、简洁。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华,明晓畅达。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节选自《应用写作》1998年第1期,《词坛巨擘 公文高手——读辛弃疾<议练民兵守淮疏>》)。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砺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主要成就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纪念建筑

纪念馆  辛弃疾纪念馆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南,占地总面积31亩,由纪念馆和辛家坟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有石坊、六角碑亭、辛弃疾塑像、辛弃疾纪念祠、稼轩词书法艺术刻石碑廊等景观以及文物、书画、民俗、图片、“一代词宗”、“义胆忠魂”6个展室。

相关作品

【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 详情

【 丙寅岁山间竞传诸将有下棘寺者 】 去年骑鹤上扬州,意气平吞万户侯。谁使匈奴... 详情

【 满江红 其七 暮春 】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 详情

【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 】 竹杖芒鞋看瀑回,暮年筋力倦崔嵬。桃花落尽... 详情

【 生查子(独游西岩) 】 青山非不佳,未解留侬住。赤脚踏沧浪,为爱... 详情

【 满江红 其六 和卢国华 】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 详情

【 读语孟 】 道言不死真成妄,佛语无生更转诬。要识死生... 详情

【 虞美人(送赵达夫) 】 一杯莫落吾人后。富贵功名寿。胸中书传有余... 详情

【 醉书其壁 】 颇觉参禅近有功,因空成色色成空。色空静处... 详情

【 玉楼春·狂歌击碎村醪 】 狂歌击碎村醪?。欲舞还怜衫袖短。身如溪上... 详情

【 贺新郎·世路风波恶 】 世路风波恶。喜清时、边夫袖手,□将帷幄。... 详情

【 菩萨蛮·万金不换囊中术 】 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软语到更... 详情

【 满江红(席间和洪舍人兼简司马汉章太监) 】 天与文章,看万斛、龙文笔力。闻道是、一时... 详情

【 满江红·敲碎离愁 】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 详情

【 玉楼春 其四 用韵答国兴、仲洽、岩叟 】 青山不会乘云去。怕有愚公惊著汝。人间踏地... 详情

【 山鬼谣/摸鱼儿 】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 详情

【 西江月(木犀) 】 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清香一袖意无... 详情

【 念奴娇 其一 和南涧载酒见过雪楼观雪 】 兔园旧赏,怅遗踪、飞鸟千山都绝。缟带银杯... 详情

【 第四子学春秋发愤不辍书以勉之 】 春雨昼连夜,春江冷欲冰。清愁殊浩荡,莫景... 详情

【 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 】 白鸟相迎,相怜相笑,满面尘埃。华发苍颜,... 详情

相关查询

杨柳枝·谁识天边一井金 杨柳枝词 杨柳枝·簌簌花飞一雨残 杨柳枝 一翦梅(送冯德英) 一翦梅 蔡州作 一翦梅·暖日烘梅冷未苏 一翦梅 一翦梅·恨入椒觞暖未拈 一翦梅(闻箜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全心全意 鹿字旁的字 边和尚 丹铅甲乙 豕字旁的字 荣位 赃盈恶贯 包含渝的成语 万物之祖 金书铁券 黄字旁的字 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迥不犹人 包含铅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吃诟 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销场 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