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2:39
望孤山作
作者: 刘基 〔明代〕
晓日千山赤,寒烟一岛青。
羁心霜下草,生态水中萍。
黄屋迷襄野,苍梧隔洞庭。
空将垂老泪,洒恨到沧溟。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千山,山峦呈现出红色的光辉;在寒冷的烟雾中,有一个孤岛显得青翠欲滴。我的心情如同霜下的草,寂寞而凋零;生活在水中的浮萍,随波逐流,毫无依靠。黄屋子迷失在襄阳的乡野,苍梧山隔着洞庭湖,遥不可及。无奈之下,我只能流下老泪,心中的怨恨洒落到无边的海洋。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季高,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刘基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常以山水、抒怀为主题。
《望孤山作》创作于刘基晚年,时值明朝建立之际,他身处变革之中,感受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流露出对故乡和理想的思念之情。
《望孤山作》通过清晨的山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与内心忧愁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晓日千山赤,寒烟一岛青”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象,山的红与岛的青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美好。接下来的两句“羁心霜下草,生态水中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传达了心灵的孤寂与无奈,恰如霜下的草和水中的浮萍,随波逐流,缺乏依靠。
“黄屋迷襄野,苍梧隔洞庭”的描绘带来了地域的隔阂与思乡之情,黄屋象征着故乡,而苍梧则是遥不可及的理想之地。最后两句“空将垂老泪,洒恨到沧溟”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对理想的失落,泪水与恨意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刻的氛围,使人倍感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思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在美丽的自然景象下,隐藏着一颗孤独的心,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羁心霜下草”意指:
A. 心情快乐
B. 心情孤独
C. 心情愤怒
“黄屋迷襄野”中的“黄屋”可能指:
A. 一座山
B. 诗人的家
C. 一座寺庙
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A. 排比
B. 比喻
C. 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