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47
班婕妤
作者: 刘基 〔明代〕
昭阳秋清月如练,
笙歌嘈嘈夜开宴。
长信宫中辞辇人,
独倚西风咏纨扇。
倾城自古有褒妲,
红颜失宠何须怨。
泠泠玉漏掩重门,
一点金缸照书卷。
秋天的明月如轻纱般清亮,
笙歌嘈杂的夜晚正举行盛宴。
在长信宫中辞别的车辇人,
我独自倚着西风吟咏着纨扇。
倾城之美自古有褒姒,
红颜失宠又何须怨恨。
清脆的水滴声掩映在重重的门后,
一缕微光照亮了我的书卷。
刘基,字伯温,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和高超的政治智慧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写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古代美女班婕妤命运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红颜薄命的思考。诗中结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丽与命运的深刻理解。
《班婕妤》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思考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月与盛宴,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哀伤的氛围。首联“昭阳秋清月如练”开篇点出时节与景色,暗示着一种清冷孤寂的情感。接下来的“笙歌嘈嘈夜开宴”则与前面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着繁华之下的冷落与孤独。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长信宫中辞辇人,独倚西风咏纨扇”展现了班婕妤的孤独与无奈,她在风中吟咏,似乎是在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楚。接着,诗人提到“倾城自古有褒妲”,将班婕妤与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褒姒相提并论,强调了美丽女性的命运常常伴随着失宠与悲剧,表现出对红颜薄命的无奈。
最后两句“泠泠玉漏掩重门,一点金缸照书卷”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哲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整首诗在古典意象的交织下,传达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班婕妤命运的描绘,反映了古代美女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透出对美丽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关注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长信宫”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宫殿?
诗中“倾城自古有褒妲”意指什么?
“泠泠玉漏”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