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枝歌 其十》

时间: 2025-04-26 06:39:10

诗句

莫见乾藤道是香,莫见白石道是羊。

布帘卖酒齐誇好,甜辣须还到口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9:10

原文展示:

莫见乾藤道是香,
莫见白石道是羊。
布帘卖酒齐誇好,
甜辣须还到口尝。

白话文翻译:

不要以为干藤看上去香气四溢,也不要以为白石就像羊一样可爱。酒馆里卖酒的人都在夸自己的酒好,甜的和辣的,还是得亲自尝一尝才能知道。

注释:

  • 乾藤:干枯的藤,指藤条。
  • 白石:白色的石头,可能指形态像羊的石头。
  • 布帘:用布做的帘子,常见于酒馆或店铺的门口。
  • 卖酒:指在酒馆里售卖酒的人。
  • 齐夸好:大家一起夸赞酒的美味。
  • 甜辣:形容酒的口感,既有甜味又有辣味。
  • 须还到口尝:还是要亲自尝试,才能知道酒的真实味道。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描绘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反映了对真实体验的重视。在古代,酒文化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部分,诗中提到的酒馆与酒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交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或称刘伯温),元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以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诗歌创作而知名。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生活,富有民间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民众生活艰难。通过描绘酒馆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人际交往的关注。

诗歌鉴赏:

《竹枝歌 其十》是一首生动的民间歌曲,抓住了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干藤”和“白石”的描绘,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容易产生的误解,警示我们不要仅凭表面去判断事物的本质。这种对比手法让人深思,反映了诗人对人性的敏锐观察与洞察。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酒馆,描绘了热闹的饮酒场景,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寻求快乐、交流的愿望。诗的最后一句“甜辣须还到口尝”,强调了体验的重要性,表明了仅凭他人的口碑而不亲自尝试是无法真正了解事物的。这种对真实体验的重视,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升为一种哲理思考,体现了刘基作为诗人的深厚基础和广博的生活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见乾藤道是香:不要单凭干藤的外观就认为它香气扑鼻,暗示人们要深入了解事物。
  2. 莫见白石道是羊:同样的道理,不要仅凭白石的外形去判断它是羊,强调观察的局限性。
  3. 布帘卖酒齐誇好:酒馆的热闹场景,酒商们相互吹捧,体现了社交的气氛。
  4. 甜辣须还到口尝:强调亲自体验的重要性,只有尝过才能知道好坏。

修辞手法

  • 对比:干藤与白石的对比,突显了表象与本质的差异。
  • 夸张:酒商的夸赞,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真实体验的重视,强调了不要轻易相信表象,亲自去尝试和了解才能获得真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干藤:象征表面美好但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香。
  • 白石:象征外表吸引但本质并非如此。
  • 布帘:象征酒馆的生活气息和人际交流。
  • :象征社交生活中的快乐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干藤”和“白石”分别象征什么?

    • A. 表面与本质
    • B. 美与丑
    • C. 过去与未来
  2. 诗中的“甜辣须还到口尝”意在强调什么?

    • A. 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 B. 酒的好坏
    • C. 酒的种类
  3. 诗人通过酒馆的场景传达了什么?

    • A. 酒的文化
    • B. 生活的艰辛
    • C. 社交的重要性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枝词》:同样采用竹枝体,描绘民间生活的诗。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探讨思乡情怀。

诗词对比

  • 刘基的《竹枝歌》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描绘了社会生活的场景,但刘基更强调个人体验与观察,而白居易则更关注情感的表达和叙述。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刘基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探梅 三堂道中寄公卷 过宝晋斋赠元晖 题吴道人庵壁间米元晖画 又再至山阳作 从贯道求双幅图 赠油州杨吉老 赠江器博 过宝晋斋赠元晖 怀谨常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胶柱鼓瑟 大字旁的字 画瓦书符 窑坑 谈古说今 祝鲠祝饐 耒字旁的字 六月起义 读破句 涕结尾的成语 耳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勇开头的成语 自欺欺人 隐操 采字旁的字 六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