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56
刘基的《诉衷情》原文如下:
相思日日上高楼,还是去年秋。
无情梁上双燕,弃我忽如雠。
虫啧啧,叶飕飕,夜悠悠。
阑干谩倚,塞北江南,何地无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他日日登高楼,回忆起去年秋天的情景。无情的双燕在梁上飞走,抛弃了我,就像敌人一样。夜晚虫声啧啧,树叶沙沙,时间悠悠。倚靠在栏杆上,思绪飘荡,塞北江南,何处没有忧愁呢?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浙江温州人。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文学上造诣颇深,尤以诗词闻名,风格清新婉约,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寓意。
《诉衷情》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纠葛之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诉衷情》以其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成功描绘了思念之苦。诗人通过高楼、双燕、虫声、树叶等意象,展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首句“相思日日上高楼”便极具画面感,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个人独自伫立在高楼之上,眼望远方,思念如潮水般涌来。而“还是去年秋”,更添一层时光的沉重,似乎在提醒诗人,过去的美好已成追忆,无法再回。
“双燕”象征着曾经的美好与温暖,如今却成了无情的抛弃。这样的情感转折,展示了诗人对爱情的失落与无奈。接下来的“虫啧啧,叶飕飕,夜悠悠”,则通过细腻的听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压抑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孤独的心声。
最后,诗人在“阑干谩倚,塞北江南,何地无愁”中,表达了对愁苦的普遍感受,无论身处何地,愁苦总是如影随形。这种情感的普遍性,使得诗歌触动人心,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表达了人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孤独与愁苦。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诗中“相思日日上高楼”的意思是:
A. 每天都在高楼上思念
B. 每天都在高楼上工作
C. 每天都在高楼上看风景
“无情梁上双燕”中的双燕比喻的是:
A. 朋友
B. 爱情
C. 家人
“何地无愁”的意思是:
A. 每个地方都有快乐
B. 每个地方都有忧愁
C. 每个地方都没有愁
对比《诉衷情》与李清照的《声声慢》,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失落,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刘基则通过更为直白的方式展现了思念的痛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