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30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阴阳的升降互相催促,谁教我在岁月中渐渐老去?
头上的发髻依然闪耀着光泽,我坐在这里,眼看心中的火焰已冷却成灰。
酥油煎炸的食物在山坂上流传多年,刚从吴江摘来的柑橘也只有半个月的时光。
官场冷清,没有什么理由能让我得到官酒,老妻微笑着为我倒上新酿的酒。
本诗通过阴阳的变化,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衰老感。诗中提到的“官酒”与“新醅”,反映了对官场冷淡和家庭温暖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在文学、哲学、政治上均有成就,尤以散文和诗词闻名。苏辙的诗风平易近人,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平凡生活的珍惜。
《冬至日》创作于冬至时节,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诗人借此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对亲情与家庭的珍视。
《冬至日》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阴阳变化的描绘,引入了人生无常的主题。开头两句“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直接抒发了对衰老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的两句“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用发髻上的光泽与心火的冷却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内心的失落。而后两句“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则通过描绘美食的持久与时令果实的短暂,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最后两句“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在官场冷清与家庭温暖之间,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珍惜。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使人在品味其中时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情。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和衰老的感慨,表达了对家庭温暖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细小幸福的体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阴阳升降”指的是什么?
“心火冷成灰”中“心火”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老妻微笑泼新醅”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