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44
乔山人善琴
作者:徐珂 〔清代〕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在国家刚建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乔山的人非常擅长弹琴。他的指法非常精妙,曾经得到过高人传授的技艺。每当他在断林和荒荆之间弹琴时,凄凉的鸟儿和寒鸦便会跟着哀鸣。后来他游历到郢楚,途中过境时独自演奏《洞庭湖》的乐曲。邻近的老妇人听见了,感慨地叹息。曲子结束后,她说:“我这一生都在弹琴,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知音。”于是她敲响了门。老妇人说:“我丈夫还在世,以弹絮为生。如今你演奏的曲子,和他的声音非常相似。”乔山人默默无言,转身离去。
徐珂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反映出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常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借乔山人弹琴的故事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乔山人善琴》通过描述乔山人的琴艺与孤独,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诗的开头,乔山人凭借精湛的琴技吸引了周围的鸟儿,体现了音乐的感染力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邻居老妇的出现,带来了一种深深的感伤。她对乔山人琴声的认可与感慨,反映出对知音的渴望与人生的孤独。老妇人因丈夫以弹絮为生,暗示生活的艰辛与琐碎,使得这一刻的音乐显得尤为珍贵。
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有对音乐的赞美,更渗透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乔山人和老妇人之间的交流,虽短暂却极具深意,折射出人们对于理解和共鸣的渴望。在音乐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超越了物质的界限,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乔山人的琴声及其与老妇人的对话,探讨了音乐的力量、孤独感及对知音的渴望,表达了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乔山人擅长什么乐器?
邻老妇为何感叹?
乔山人最后的反应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