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15
百字令 立春前一日寄怀储文滆津
作者:任曾贻 〔清代〕
短蓬听雨,共江干秋晚,几番潮汐。
不道烟帆分别浦,一水迢迢长隔。
贳酒当垆,敲诗午夜,弹指成今昔。
双鱼何处,飘摇尺素难觅。
又是雪霁明窗,炉温小阁,残腊余今夕。
想到南枝初破蕊,一点新春消息。
稳卧湖林,鬓丝无恙,肯便闲吟笔。
甚时花底,玉尊同醉春碧。
在短蓬草的庇护下听着细雨,伴着江边的秋晚,潮汐来来往往。
不知那烟帆早已离开了港口,河水浩荡,彼此隔得遥远。
我在酒肆里借酒消愁,深夜敲打着诗句,时光在指间悄然流逝。
双鱼在何处游荡?书信飘摇,难以寻觅。
又是一场雪后晴明,窗前明亮,炉火温暖,小阁里的腊味仍在。
想起南边的枝头,已经冒出了新蕊,传来了春天的消息。
我安稳地卧在湖畔的树林中,鬓发依旧无恙,闲来写写诗词。
何时能在花下,与友人一同饮酒,醉于春光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任曾贻,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词赋,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以自然为媒介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立春前夕,诗人寄情于自然之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渗透着对过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百字令 立春前一日寄怀储文滆津》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词作,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短蓬听雨”入手,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细雨伴随着秋天的潮汐,似乎在暗示着离别的情绪。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视线转向烟波浩渺的江面,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特别是“贳酒当垆,敲诗午夜”,不仅展现了诗人借酒消愁的闲适生活,也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此时,双鱼的隐喻更是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既有对友谊的渴望,也有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诗中“雪霁明窗,炉温小阁”的描写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的室内环境,似乎在说寒冬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诗人对“南枝初破蕊”的思考,既是对春天的期待,也是对生活新生的向往,象征着希望和重生。
最后,诗人在湖林中静卧,思绪万千,决定闲吟笔墨,最终以“甚时花底,玉尊同醉春碧”作为结尾,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期待。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浓浓的情谊,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到来和人与人之间的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短蓬听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B
“雪霁明窗”中的“雪霁”意指:
A. 雪花纷飞
B. 雪后初晴
C. 雪花融化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南枝初破蕊”象征着:
A. 生命的结束
B. 新春的到来
C. 冬天的寒冷
D. 友人的离去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任曾贻的这首词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但任曾贻更注重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直接地表现出豪情与畅快。两首作品都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百字令 立春前一日寄怀储文滆津》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