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0:56
丹阳道上
李铠〔清代〕
晓入云阳道,喧呼次第行。
山空看日上,江近觉潮生。
客路贪斯竞,人心淡自平。
扁舟随泛泛,亦足赴王程。
清晨走进云阳的道路,喧哗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过。
在空旷的山间看太阳升起,江边近处感受到潮水的涌动。
旅途的客人贪图这场景,人的心情却显得淡然自得。
小舟随意漂荡,也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李铠,清代诗人,生平事迹鲜有记载,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多为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丹阳道上》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行走在通往云阳的道路上,路途中的景象让他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他对旅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丹阳道上》通过描绘清晨的山水景象,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首联“晓入云阳道,喧呼次第行”,开篇即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场景,晨光初照,旅人们在路上欢声笑语,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次联“山空看日上,江近觉潮生”,则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映衬人内心的静谧,山的空旷与日的升起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江水的潮生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律动。
诗的后两联“客路贪斯竞,人心淡自平”,则巧妙地转向哲理,尽管旅人们在追逐美景,但心中却保持着一种淡然与平和,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扁舟随泛泛,亦足赴王程”,以舟行比喻人生旅途,强调了随遇而安的态度,尽管旅途可能波折,但只要心态平和,便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传递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哲学,令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思。
整首诗反映了在旅途中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内心的淡然与自处,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提到的“喧呼”指的是:
A. 安静
B. 热闹的声音
C. 哀伤的声音
D. 细语
“人心淡自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竞争激烈
B. 内心平和
C. 忧虑重重
D. 兴奋不已
该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人生的苦闷
B. 旅行中的自然美
C. 对战争的反思
D.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李铠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多地反映出一种孤独与内心的沉思。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丹阳道上》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