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塞曲》

时间: 2025-05-03 23:14:24

诗句

来时长驱五千里,满目胡尘涨天起。

胡尘已息辽海空,班师来谒明光宫。

汉家天子耀神武,不知战士常辛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4:24

原文展示:

来时长驱五千里,满目胡尘涨天起。
胡尘已息辽海空,班师来谒明光宫。
汉家天子耀神武,不知战士常辛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士兵从远方归来的情景。长途跋涉五千里,眼前尽是胡人的尘土在空中翻腾。如今战斗已经结束,辽海的天空恢复了宁静,回军的士兵们前往明光宫朝见天子。汉朝的皇帝在神武的光辉下显得威严,但他却不知道战士们背后的辛苦与艰难。

注释:

  • 长驱:长途奔袭,形容行军迅速。
  • 胡尘:指边疆胡人入侵时,所带来的尘土和战乱。
  • 辽海:指辽东海域,古时的地理名称。
  • 班师:回师,指军队胜利后回到原来的地方。
  • 明光宫:古代皇宫的名称,象征着权力和荣耀。
  • 汉家天子:指汉朝的皇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其诗风清新俊逸,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社会现实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背景是当时的边疆战事频繁,诗人通过士兵的归来,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辛苦,表达了对平民生活的关注。

诗歌鉴赏:

《山塞曲》是一首深刻而富有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以“来时长驱五千里”的豪迈气势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长途行军的艰辛与不易。接下来的“满目胡尘涨天起”描绘了战场的惨烈景象,士兵们在苦战之后回首往昔,满眼尽是胡人带来的战争创伤。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士们辛劳的无奈感慨。通过“胡尘已息辽海空”,展现了战争的结束,带来一丝宁静,却又让人感受到背后的沉重。最后一句“汉家天子耀神武,不知战士常辛苦”,则揭示了统治者与士兵之间的隔阂,天子的威严与战士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发人深思。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还表现了对士兵生活的深切同情,挖掘了士兵在国家利益面前的无奈与悲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时长驱五千里:描绘士兵们从远方急行,强调路途之遥。
  2. 满目胡尘涨天起:战场的混乱与尘土飞扬,表现了战争的惨烈。
  3. 胡尘已息辽海空:战斗结束,环境恢复宁静,暗示和平的到来。
  4. 班师来谒明光宫:士兵们回归,向皇帝报告,象征着荣耀。
  5. 汉家天子耀神武:天子威严,代表国家的力量与荣耀。
  6. 不知战士常辛苦:天子未能体察士兵的艰辛,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批判。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士兵与天子的对比,展示了不同身份的生活。
  • 夸张:如“长驱五千里”,强调行军的艰辛。
  • 象征:胡尘象征战争的创伤与苦难。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士兵艰辛的同情,强调了士兵为国家付出的辛劳与牺牲,呼唤对他们的理解与尊重。

意象分析:

  • 长驱:象征着战士们的勇敢与坚持。
  • 胡尘:代表战争的残酷与社会动荡。
  • 辽海:象征着地理的广阔与战争的边界。
  • 明光宫:象征着权力与荣耀,但同时反映出对士兵的漠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长驱”是指什么? A. 长途奔袭
    B. 战斗开始
    C. 归乡
    答案:A

  2. “胡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的创伤
    C. 美好生活
    答案:B

  3. 诗中“汉家天子”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A. 唐朝
    B. 宋朝
    C. 汉朝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山塞曲》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民生的关切,但杜甫更侧重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描绘,而曹勋则通过士兵的视角展现了个人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中华诗词大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云期(黄石岩下作) 醉歌(示伎人商玲珑) 逢旧 何处春先到 自问 百日假满 闲居 销暑 闲吟 早夏游平泉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贤结尾的成语 斗字旁的字 论黄数黑 僮謡 一碗水往平处端 琼林玉枝 舌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VOD 寻开头的成语 包含撩的成语 光耀夺目 山意 兵堠 情敬 貝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