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0:02
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
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
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駸駸。
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
武陵在哪里呢?我向南方指去,楚地的云层笼罩着。
花萼连着枝头近在咫尺,通往桃源的路却深远难寻。
啼鸣的黄莺声声寂寂,征途上的马蹄声已渐渐远去。
堤岸上千年的柳树,条条长枝都挂在我的心上。
戎昱,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常蕴含深厚的哲理思考。
此诗可能写于送别朋友陆秀才归省的场合,反映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送陆秀才归觐省》是一首描写离别与思乡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陆秀才的祝福与惋惜。开头的“武陵何处在”以提问的形式引入,营造了一种迷茫和不确定的氛围。接着,“南指楚云阴”描绘了南方的宁静与幽暗,似乎暗示着离别后深重的孤独感。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然而现实的路却难以抵达,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接下来的“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駸駸”通过黄莺的叫声与马蹄声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情感,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以柳树作为结尾,象征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柳树的千年象征着持久的情感,诗人将心情寄托在柳条上,显示出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用自然景物传达了浓厚的情感,既有伤感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A. 理想生活
B. 现实生活
C. 旅行
“啼莺徒寂寂”中“徒”字的意思是?
A. 只是
B. 远离
C. 近乎
对比戎昱的《送陆秀才归觐省》和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戎昱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波动。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共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离别情感的细腻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