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春十二首 其七》

时间: 2025-05-06 01:57:38

诗句

悠悠小县吏,憔悴入新年。

远思遭诗恼,闲情被酒牵。

恋花林下饮,爱草野中眠。

疏懒今成性,谁人肯更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38

原文展示:

悠悠小县吏,憔悴入新年。
远思遭诗恼,闲情被酒牵。
恋花林下饮,爱草野中眠。
疏懒今成性,谁人肯更怜。

白话文翻译:

这位小县的官吏,心中忧愁,憔悴不堪地迎来了新的一年。他的远方思绪因诗歌而烦恼,闲适的心情却被酒意所牵引。他喜欢在花下饮酒,也爱在野外睡觉。如今这种懒散的性格已经成了他的习惯,谁能再对他多加怜惜呢?

注释:

  • 悠悠:形容心情悠远,或指心境闲适。
  • 小县吏:指的是地方小官,地位低微。
  • 憔悴:形容因忧愁或疲惫而面容憔悴。
  • 远思:指遥远的思念或思考。
  • 遭诗恼:因诗歌而烦恼。
  • 闲情:闲适的情感。
  • 被酒牵:被酒的情绪所牵动。
  • 恋花林下饮:喜欢在花丛中饮酒。
  • 爱草野中眠:喜欢在草地上睡觉。
  • 疏懒:懒散、疏忽。
  • 成性:形成习惯。
  • 谁人肯更怜:谁还愿意对他多加怜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835年,卒年不详。他以五言诗闻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游春十二首》是姚合在春天游玩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春天的向往和个人的感悟。这首诗在新年之际写成,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及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小县吏的视角,展现了一个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在开头描绘了小县官憔悴的形象,传达了岁月的无情与个人的无奈。接着,诗人将个人的忧郁与对诗的追求相连,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困扰之间的冲突。

“恋花林下饮,爱草野中眠”两句,描绘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表现出一种向往自由、渴望宁静的情感。最后两句则道出了懒散已成习惯,反映出对他人的怜惜的渴望与一种自我放逐的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迷惘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揭示了人在追求美好与面对现实之间的挣扎,具有很强的共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悠悠小县吏,憔悴入新年:描写小县官的忧愁与疲惫,表现其在新年到来之际的无奈与失落。
  2. 远思遭诗恼,闲情被酒牵:思念远方的事物让他感到烦恼,而闲适的情绪又被酒意所影响。
  3. 恋花林下饮,爱草野中眠: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喜欢在花林中饮酒与在草地上休息。
  4. 疏懒今成性,谁人肯更怜:懒散的习惯已经形成,感叹无人再给予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酒”与“诗”表现情感的牵引与烦恼。
  • 拟人:将情感与情境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
  • 对仗:如“恋花林下饮,爱草野中眠”,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在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 小县吏:象征着普通人的生活与无奈。
  • 花林与草野: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自由。
  • :象征着闲适与逃避,同时也带来了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县吏”指的是?
    A. 官员
    B. 学生
    C. 商人

  2. 诗中提到的“恋花林下饮”表明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酒
    B. 自然
    C. 诗

  3. 最后两句“疏懒今成性,谁人肯更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姚合《游春十二首》王维《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姚合更注重内心的烦恼与无奈,而王维则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美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姚合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画鱼 吴伟飞泉画图歌 题文与可画竹上有东坡山谷题识 画菊歌 画山水 赤壁图歌 画鹤篇 画马行 胡人猎图歌 张季升望云图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字旁的字 地匣 齿字旁的字 胁服 微素 彐字旁的字 谔谔以昌 规旋矩折 殷民 耒字旁的字 醉太白 总总林林 乙字旁的字 毫毛不犯 包含饿的词语有哪些 驱雷策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