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游》

时间: 2025-05-02 22:19:14

诗句

太乙宫前柳色,天清寺口莺啼。

暖风吹面酒醒,斜日穿花路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9:14

原文展示:

春游
作者:李濂 〔明代〕

太乙宫前柳色,
天清寺口莺啼。
暖风吹面酒醒,
斜日穿花路迷。

白话文翻译:

在太乙宫前,柳树吐绿,
在天清寺口,黄莺在啼叫。
暖风拂面,酒意渐醒,
斜阳透过花丛,令人迷失在小路上。

注释:

  • 太乙宫:道教寺庙,通常供奉太乙真人。
  • 柳色:指春天柳树的绿意。
  • 天清寺:可能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寺庙,象征宁静的环境。
  • 莺啼:黄莺的鸣叫,常用来描绘春天的生机。
  • 暖风:春天的暖风,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 酒醒:酒意消散,清醒过来。
  • 斜日:夕阳西下,阳光倾斜。
  • 穿花路:指花丛中的小路,充满花香。

典故解析:

  • 太乙:指道教中的太乙真人,象征着道教文化。
  • 春游:春天游玩,常常与赏花、踏青等活动相关,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春天的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濂,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春天的游玩时节,表达了作者在美丽的春日中游玩的愉悦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享受春日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春游》一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句“太乙宫前柳色”以地名和自然景物引入,描绘出春天的初始气息,柳树的绿意象征着生命的复苏。接下来的“天清寺口莺啼”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氛,黄莺的鸣叫声不仅是自然的乐章,也传达出喜悦的心情。第三句“暖风吹面酒醒”描绘了游玩后的舒适感,酒醒的状态象征着一种清醒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诫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最后一句“斜日穿花路迷”则深刻地表达了游玩中的迷醉感,夕阳透过花丛投射出的斜影,使人沉醉于这个美丽的春天。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乙宫前柳色: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的嫩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2. 天清寺口莺啼:黄莺的鸣叫声为春天增添了动感,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3. 暖风吹面酒醒:暖风拂面,令人感到舒适,酒意渐消,心情逐渐清醒。
  4. 斜日穿花路迷:夕阳的光辉透过花丛,美丽的景色令人迷醉,表现了春游的愉悦和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柳色”、“莺啼”等形象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黄莺的啼鸣仿佛在与人对话,增添了诗的活力。
  • 对仗:全诗的句式整齐,显示出古诗的工整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描绘了春游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色: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莺啼:代表春天的欢乐和活力。
  • 暖风:象征舒适与愉悦的生活状态。
  • 斜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乙宫”是指什么? A. 道教寺庙
    B. 一座山
    C. 一条河
    D. 一座城

  2. “暖风吹面酒醒”中的“酒醒”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喝醉了
    B. 清醒
    C. 疲惫
    D. 兴奋

  3.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春日》——朱熹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春游》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春晓》更侧重于清晨的静谧与生机,而《春游》则表现了游玩的愉悦与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南歌子 邳州道中寄怀湘君四嫂 南歌子·误入红莲幕 南歌子·夕露沾芳草 南歌子 月夜病怀书感 南歌子 其一 忆张垣小聚简造年兄 南歌子 晚渡 南歌子 冬景 南歌子 南歌子二阕 其二 南歌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游僧 礼下于人,将有所求 强黠 行酤 背公向私 聿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出卖灵魂 包含丕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癖的词语有哪些 艳开头的成语 力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小康之家 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林下高风 琴瑟和好 包含炷的词语有哪些 趋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