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4:08
午枕回清梦,疏林逗远风。
茶瓯烹叶白,果饤剥方红。
小垒常稀讼,邻邦近息戎。
民谣知善政,佽助亦何功。
正午时分,在梦中回味清醒,稀疏的树林中微风轻拂。
茶碗中泡着清白的茶叶,果实剥开时露出鲜红的果肉。
小村庄常常因为琐事而争吵,邻近的国家也渐渐停止了战争。
民间歌谣都知道什么是好政,帮助百姓的努力又有什么功效呢?
刘子翚,字子翚,号子云,出生于宋代,生平不详,但他以词风清新、意境悠远著称,常常在作品中体现对社会的思考和对民生的关注。
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民生和政局的忧虑与思考,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敏感与批判。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开篇的“午枕回清梦”勾勒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享受午后的悠闲时光。接着,疏林中轻风拂动,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而“茶瓯烹叶白,果饤剥方红”两句,则更进一步描绘了生活中的细节,茶的清香与果实的鲜艳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了社会的现实。“小垒常稀讼,邻邦近息戎”,小村庄中的争吵和邻国的和平,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与安宁的对比,而“民谣知善政,佽助亦何功”则强调了良政的重要性以及民众对政局的期盼。这些句子表明了诗人在关注社会民生的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深思和批判。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的关心,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映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强调良治的重要性和对民生的关怀,同时展现了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午枕回清梦”中,午枕指的是什么?
A. 午睡
B. 上午的梦
C. 清晨的安静
“果饤剥方红”中的“方红”指的是什么?
A. 果实的颜色
B. 食物的味道
C. 生活的状态
诗中提到“小垒常稀讼”,这是指什么?
A. 小村庄中有争吵
B. 人们和睦相处
C. 村庄很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