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3:08
九日同启泰石卿诸君登永宁寺台
茅元仪 〔明代〕
此岁登高在此台,树笼秋色入深杯。
黄花祗为形霜艳,红叶多因酬雁来。
寒水浅流如漱石,云山初暝似生苔。
一番隹会增惆怅,是到重阳忆几回。
今年在这个台上登高,树木的秋色浸入我的酒杯。
黄花只是为了显得霜色鲜艳,红叶多是为了回应归来的大雁。
寒冷的水流淌得很浅,像是在漱口的石头;云山在初昏时分,似乎生出了苔藓。
这一番聚会却增添了我的惆怅,重阳节时又想起了多少次。
茅元仪(约1596年-约1644年),明代诗人,著有《山水游览记》等,作品多描绘山水,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和友人一起登高,借景抒怀,表达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以“九日”作为主题,展现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尤其是在登高时,树木的秋色与酒杯相映成趣,形成了“树笼秋色入深杯”的视觉意象,传达出一种饮酒赏秋的惬意。
“黄花祗为形霜艳,红叶多因酬雁来”两句,描绘了秋天的菊花和红叶,展现出秋天的美丽,同时也借用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寒水浅流如漱石,云山初暝似生苔”则通过水流和云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反映出秋天的冷清与孤寂。
最后一句“一番隹会增惆怅,是到重阳忆几回”则是诗人的感慨,尽管是与友人欢聚,但内心却增添了几分惆怅,重阳节的意义在于团聚,也让人更思念过往的时光和已逝的亲友,表现了对生命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高的景象,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生的哲理。
重阳节是在哪个农历月份?
诗中“黄花”指的是什么花?
“寒水浅流如漱石”中的“漱石”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