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2:29
高阳台
作者: 陈曾寿 〔清代〕
树掩疏篱,花园密坐,栖迟半亩芳园。
几日重来,已惊梅叶阴圆。
海棠枝上胭脂淡,点客衣飞雪翩翻。
暗销凝拥髻含情,强自扶妍。
闭门长与薰炉守,甚番风偷递,春已堪怜。
宿雨难收,依然留住春寒。
惜春刻意仍多负,漫等闲轻送年年。
且开怀小聚为佳,随分尊前。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的花园景象,诗人在树木掩映的篱笆旁,悠然自得地坐在花园中,享受着这片半亩的芳香园地。几天不见,梅树上的叶子已变得浓阴。海棠树上,淡淡的胭脂色花瓣点缀着客人的衣衫,如同飞舞的雪花。头发高髻中藏着情感,尽管内心暗自忧伤,仍强迫自己打扮得美丽。闭门独守着熏香炉,偶尔几阵风送来春的气息,令人感到春天的可怜。宿雨依然未能散去,春寒依旧留驻。对春天的眷恋似乎让人感到失落,年年岁岁却轻易地送走。还是开怀小聚为好,随意举杯畅饮。
作者介绍:陈曾寿(约1640-约1711),清代诗人,字子云,号复庵,浙江人。其诗风格清新婉约,以描写自然和人情见长,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季,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高阳台》是一首抒情词,诗人在春日的花园中静坐,感受着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树掩疏篱,花园密坐”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春日场景,树木和花朵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恬淡而优雅的氛围。随着“几日重来,已惊梅叶阴圆”的转折,诗人感受到梅树的茂盛与繁华,暗示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意外与感伤。
诗中对海棠花的细腻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海棠花瓣如“飞雪翩翻”,在轻柔的春风中纷纷扬扬,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短暂与易逝。接下来的“暗销凝拥髻含情”,诗人自觉内心的忧伤,尽管努力打扮,却无法掩盖内心的情感波动,增加了诗词的层次感。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与珍惜,闭门独守的生活方式使得诗人对春风的渴望愈加迫切,然而“宿雨难收,依然留住春寒”则让人感到春天的脆弱和美好的流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表达,传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花园中停留的心情是?
A. 忧伤
B. 开心
C. 无奈
D. 平静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着什么?
A. 美丽与短暂
B. 冷漠与孤独
C. 悲伤与离别
D. 努力与奋斗
“暗销凝拥髻含情”中的“暗销”指的是什么?
A. 美丽
B. 愁苦
C. 春天
D. 时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艺术风格以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