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35
高阳台 病夜
作者: 赵熙 〔清代〕
檐叶僵秋,缸花翳梦,人言病忌生前。
一样西风,偏催蒲柳人间。
命穷鬼亦憎同路,奈夕阳红到中年。
负苍天开遍黄花,妆遍青山。
茂陵岁岁禁秋雨,便斋心强饭,也瘦文园。
易脆玻璃,故人多半重泉。
情知黄九泥犁狱,胜白头青是烽烟。
叩群仙,还返芝龛,还守桑田。
在秋天的檐叶下,花缸里的花朵模糊了我的梦,众人说生病时应忌讳生前的事。
偏偏这西风,催促着蒲柳在世间的凋零。
即使命运穷困,鬼神也厌恶与我同行,奈何夕阳的红光已经照耀到中年。
我负担着苍天,尽情地开放黄花,装扮青山。
在茂陵,年年禁忌秋雨,心里强迫自己吃饭,甚至让文园也变得消瘦。
易碎的玻璃,老朋友大多重归泉下。
我知道黄九被泥土封闭,胜过白头的青烟,远胜过烽火。
叩问群仙,依然回到芝龛,守护着桑田。
赵熙,清代著名诗人,擅长写作诗词,尤其在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方面有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该诗创作于清代,时值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多有不如,诗人在病中写此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作品通过对秋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高阳台 病夜》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在病中对生命的沉思与感慨。开篇“檐叶僵秋,缸花翳梦”,以自然景物的凋零引出自身的病态,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着,诗人用“人言病忌生前”传达了世俗对生死的忌讳,表现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病痛的恐惧。
“命穷鬼亦憎同路”一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连鬼神也不愿意与之同行,勾勒出一种被社会遗弃的孤立状态。之后的“奈夕阳红到中年”,则是对人生晚年的感叹,夕阳的红光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即将结束的无奈。
诗中“负苍天开遍黄花”的意象,表现了对责任与使命的承担,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绚烂与短暂。最后部分的“叩群仙,还返芝龛,还守桑田”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呼唤,反映出诗人对逝去岁月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渴望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中“檐叶僵秋”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命穷鬼亦憎同路”中的“鬼”象征什么?
诗人在表达对生命的感慨时,使用了哪个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