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7:22
南山下旧居闲放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祗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
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
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
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
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
寂寞心还间,飘飖体自虚。
兴来命旨酒,临罢阅仙书。
但乐多幽意,宁知有毁誉。
尚想争名者,谁云要路居。
都忘下流叹,倾夺竟何如。
我在这儿闲居已久,今天心情好,决定回到旧居。
我独自坐在林边,屏蔽了所有尘世的烦恼。
眼前的山清远,周围的喧嚣显得如此稀疏。
高大的树木掩映在青色的云霭中,竹子在绿水旁摇曳生姿。
耳边传来绣翼鸟的鸣叫,眼前游弋着锦鳞鱼。
心中虽感到寂寞,却又有种虚无的轻松。
兴致来了就斟酒,临别时翻阅仙书。
乐于享受这幽静的意趣,怎会在意外界的毁誉。
那些还在追名逐利的人,谁会说我该去哪里居住?
我已忘却那些世俗的叹息,得到与失去又有什么关系呢?
张九龄,唐代著名诗人,字子厚,号宗悫,晚号清白,曾任宰相。他的诗歌风格朴素自然,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
《南山下旧居闲放》创作于张九龄晚年,诗人因任职繁忙而无暇顾及个人生活,直至退隐后方才得以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
《南山下旧居闲放》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诗的开头,张九龄通过“祗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引出了自己从繁忙的公事中抽身,回归隐居生活的情景,表达出他对清闲生活的珍视。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的字句,传达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独自静坐的意境。此时,他将目光投向远方的山与周围的树木,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内心的安宁。随着“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的描写,诗人呈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鸟声和鱼影交织,构建出一个充满生机的幽静世界。
接下来的几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依然保持对世俗名利的清醒认知,表达了对“毁誉”的无所谓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无欲。最后,诗人回顾了追名逐利者的生活,质疑这种生活方式的意义,最终选择了遗忘世俗的叹息,体现出一种洒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独到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出一种自得其乐、无所畏惧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个体自由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示了诗人追求幽静、自由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绣翼鸟”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人通过“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表现了他对__的热爱。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态度是追求名利。(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