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9:02
人言归甚易,但苦食不足。
必使极其求,万钟不盈腹。
处世附所安,无祸即无福。
却视高盖车,身宠神已辱。
人们说归乡是很容易的,但苦于没有足够的食物。
即使极力追求,万钟之食也不能填饱肚子。
在世间安于所处,若无祸患便是福气。
可我却看着华丽的车辆,身居高位反而受到神明的羞辱。
作者介绍:蔡松年,金朝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多为直白质朴,常以个人经历和社会观察为题材,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庚申年闰月,诗人从师归来,面临社会的种种困扰与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物质的追求与精神的空虚,诗人借酒独酌表达其无奈与失落。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展现了社会现实与个人内心的冲突。开头的“人言归甚易,但苦食不足。”直接引出人们对归乡的向往,但紧接着却以“但苦食不足”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归乡并不如想象中容易,生存的基本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接下来的“必使极其求,万钟不盈腹。”则强调了追求物质的无奈,纵使拥有万钟之食,仍无法满足人们的内心渴望,这种对物质的追求显得极其苍白。
在“处世附所安,无祸即无福。”中,诗人表达了对世态的无奈,安于现状就算没有灾祸也是一种福气。而最后一句却以“却视高盖车,身宠神已辱。”反转了前文的思路,华丽的外表与内心的羞辱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身处高位却感到内心空虚的悲哀。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的虚荣,更是对人类追求物质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对物质与精神的探讨,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时内心的空虚和对社会地位的反思,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万钟”指的是什么?
“处世附所安”中的“所安”是什么意思?
诗中“身宠神已辱”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蔡松年的《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颖上,对新月独酌》与杜甫的《登高》在主题上均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与自然中的渺小与无奈,但蔡松年更侧重于对物质与精神的探讨,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