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9:58
金陵怀古四首
作者:王安石
地势东回万里江,
云间天阙古来双。
兵缠四海英雄得,
圣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气,
风烟萧飒满僧窗。
废陵坏冢空冠剑,
谁复沾缨酹一缸。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南京)的历史与现状。诗人首先描写了金陵地形的东回走势,江水绵延,仿佛延伸到了万里之外,云雾缭绕的天阙在历史上也曾辉煌过。接着,诗人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悲壮命运,四海之内的英雄都曾为之奋斗,而圣人们从中原地区逐渐升起,继承了昔日的辉煌。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绘了山水的萧条,埋没了王朝的气息,风烟萧瑟,带着一种悲凉的气氛。最后,诗人对废弃的陵墓和破损的冢墓感到惋惜,空荡荡的王冠和剑具无人问津,谁又会在这儿祭奠过去的辉煌呢?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推行“熙宁变法”,在文学上也有很高成就,尤其以诗、文见长,风格洒脱、深沉。
《金陵怀古四首》是王安石在金陵游历时所作,诗中反映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往昔王朝的怀念。金陵作为六朝古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王安石借此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陵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诗人用“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古来双”,勾勒出金陵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曾经辉煌的历史。接下来的“兵缠四海英雄得,圣出中原次第降”则借历史的兴亡,反映了英雄人物的奋斗与成就,暗示了历史的流转和英雄的悲剧命运。
诗的下半部分则带有更为浓厚的悲凉情绪。“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空灵与孤寂的感觉,时光的流逝让昔日的王朝气息被埋没,风烟萧索,令人感到无尽的惋惜。最后两句对废冢和空冠剑的描写,直击人心,象征着无尽的遗憾与失落,发人深省。
王安石的诗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兴衰与更迭,同时也折射出他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陵的历史和现状,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人以悲凉的笔调叹息于英雄的无奈与王朝的覆灭,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中提到的“万里江”指的是哪条河流?
A. 黄河
B. 长江
C. 珠江
D. 淮河
“废陵坏冢”中的“坏”主要指什么?
A. 破败
B. 美丽
C. 繁荣
D. 新建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风光
B. 历史兴衰
C. 美人情怀
D. 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