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2:15
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
薄茅以为友,短褐相与同。
勿妒市门人,绮纨被奴僮。
当惭边城戍,擐甲徂春冬。
在霜露的滋润下,采摘草木的日子,
在烟雨朦胧的天气里,披着衣衫。
薄薄的茅草是我的朋友,
短衣粗布和我共同度过时光。
不要嫉妒那些在市门口的人,
他们身穿华丽的绮绸,仗着侍从的光环。
我在边城的戍楼上,
穿着铠甲迎接春冬的轮回,心中感到羞愧。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改革政治、经济和教育而闻名,被称为“王荆公”。其诗词风格清新俊逸,善于表现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王安石倡导的“新法”时期,表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奢华生活的反思。诗中提到的边城戍守,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全与士兵生活的关心。
《襏襫》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展现了王安石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诗的开头以“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给人一种清新而朴素的印象。接着,诗人把自己与薄茅和短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认同与珍视。这里的“勿妒市门人”,传递出一种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他并不羡慕那些华丽的生活,反而因为身份的差异感到羞愧,这种情感反映了他的道德观念和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王安石作为士人的责任感与对社会的关注。他在诗中对奢侈生活的否定,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呼唤人们回归自然与真实的生活。诗的节奏感和用词的简洁,结合自然与人文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展现简朴生活与对奢华的反思,呼唤人们关注社会的真实与责任,强调了道德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勿妒市门人”,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不要羡慕商人
B. 不要嫉妒富人
C. 不要嫉妒市井小民
D. 不要嫉妒士人
诗中“薄茅”象征:
A. 富贵
B. 贫穷与朴素
C. 繁华
D. 自然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