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蜂》

时间: 2025-07-31 09:03:34

诗句

春风无主撩乱时,分群养子各守脾。

争掇花腴为蜡蜜,年年共割不我稽。

俄逢主人若过虑,畏尔有虿成噬脐。

密将恶物毒尔族,尔曾不得同醯鸡。

王虽尔名尔何补,造甘为利乃自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9:03:34

原文展示:

春风无主撩乱时,分群养子各守脾。
争掇花腴为蜡蜜,年年共割不我稽。
俄逢主人若过虑,畏尔有虿成噬脐。
密将恶物毒尔族,尔曾不得同醯鸡。
王虽尔名尔何补,造甘为利乃自取。

白话文翻译:

春风肆意地吹拂,蜂群在纷乱的时光中忙碌,各自养着自己的幼蜂。
它们争先恐后地采摘花蜜,年年都来采割,却从不问我。
如果偶尔遇到主人,便会心生忧虑,担心你们会被虫子叮咬。
悄悄地将毒害带给你们的族群,你们甚至不能与鸡同食。
即便你们的名声在外又有什么用?自己甘心去追求利益,最终只会自食苦果。

注释:

  • 春风无主:春风没有主宰,指春风在大自然中自由吹拂。
  • 撩乱:搅动、打扰。
  • 分群养子:分成不同的群体,抚养自己的幼蜂。
  • 蜡蜜:蜜蜂从花中采集的花蜜经过转化后成为蜂蜜。
  • 不我稽:不来询问我。
  • :虫子的总称,可能指蜇人的昆虫。
  • 噬脐:咬住肚子,指受到严重的伤害或后悔。
  • 醯鸡:指醋或酸味的食物,常与蜜蜂采集的蜜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酒泉,宋代著名诗人,以其诗风清新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迁与农耕文明的交汇期。梅尧臣通过描绘蜜蜂的生活,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蜂》通过生动形象的蜜蜂生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生活的复杂。春风的无主性象征着自然的自由,而蜜蜂的忙碌则暗示了人类社会的竞争与生存压力。诗中提到的“争掇花腴为蜡蜜”,不仅描绘出蜜蜂的辛勤劳作,也隐含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时的争斗与合作。接着,诗人对蜜蜂的忧虑,显现出对生态平衡的关注与对蜜蜂命运的同情。最后两句则揭示了利益追逐带来的最终后果,作者以此警示人们应当珍惜自然资源,反思自身行为。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风无主撩乱时:春风随意地吹拂,打乱了宁静的时光。
  2. 分群养子各守脾:蜜蜂分组,各自照料自己的幼蜂,表现出群体生活的特征。
  3. 争掇花腴为蜡蜜:蜜蜂忙着采集花蜜,转化为蜂蜜,象征着人们的竞争。
  4. 年年共割不我稽:年年收割蜜蜂的劳动,但从未询问我,体现出人们对自然或他者的忽视。
  5. 俄逢主人若过虑:偶尔遇到主人,蜜蜂心中有些不安。
  6. 畏尔有虿成噬脐:担心会遭受到虫子叮咬,隐喻人们对外部威胁的恐惧。
  7. 密将恶物毒尔族:暗中将有害的事物带给蜜蜂的族群,反映了人与自然间的对立。
  8. 尔曾不得同醯鸡:你们甚至不能与鸡同食,暗示了蜜蜂的困境。
  9. 王虽尔名尔何补:即便你们的名字再响亮也无济于事。
  10. 造甘为利乃自取:甘愿为利益而去追求,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修辞手法:

  • 比喻:蜜蜂的生活比喻人类的社会竞争。
  • 拟人:给蜜蜂赋予情感,表现出它们的忧虑与恐惧。
  • 对仗:如“争掇花腴”“年年共割”,体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以及对追求利益而忽视自然法则的人类行为的批判,反映了梅尧臣对社会的思考与警示。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变迁。
  • 蜜蜂:象征勤劳与奉献,同时也反映出人类社会的竞争。
  • 花腴:象征自然的馈赠,暗示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 :象征外部威胁,反映人类对危险的警惕。
  • 醯鸡:象征生活的困境,暗示自然资源的稀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风无主”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春风的自由
    • B. 春天的来临
    • C. 春风的威力
    • D. 春风的温暖
  2. “争掇花腴”中的“花腴”指的是什么?

    • A. 花的香味
    • B. 花的美丽
    • C. 花的蜜汁
    • D. 花的颜色
  3. 诗中提到的“虿”最可能指代什么?

    • A. 蜜蜂
    • B. 昆虫
    • C. 蛇
    • D. 鸟类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蜂》 by 僧志南
  • 《蜜蜂》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蜂》vs《蜂鸣》
    • 两首诗都描写蜜蜂的生活,但《蜂鸣》更注重蜜蜂的声音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而梅尧臣的《蜂》则更深入人性与生态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梅尧臣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其二 咏史 西江月 读芦荻诗选 西江月·地肺重阳师父 西江月·妙本三元真火 西江月(十二之三) 西江月 十五夜雨 西江月 西江月 喜雨 西江月·强调朱粉对菱花 西江月 重读《严霜诗词钞》再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众所瞩目 灭私奉公 糸字旁的字 刨祖坟 沈极 比字旁的字 柝境 闲隔 行字旁的字 解衣卸甲 赏罚不当 栖冲业简 云程发轫 殳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