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6:00
已过萧萧雨,犹成黯黯阴。
登临潘岳思,憀栗楚臣心。
远吹鸣高树,低云冒晚岑。
久为关外客,不忍听疏砧。
已经过了细雨纷飞的时节,却依然感到阴云密布。
登高望远,让我想到潘岳的愁思,心中不禁涌起对楚国臣子的忧虑。
远处传来树上的鸣叫声,低沉的云层笼罩着晚霞。
我在关外做客已久,不忍再听那孤独的敲砧声。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东原,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
《秋阴》写于秋季,正值诗人身处关外,感受到秋天的阴郁与孤独。作品透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乡之情。
《秋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梅尧臣在秋季时节的孤独与愁思。诗的开头以“已过萧萧雨”引入,营造出一种阴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冷清。接着,诗人借助古代名人潘岳的情感,表达自己心中的忧虑。潘岳以其悲凉的情怀而著称,诗人通过提及他,映射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
“远吹鸣高树,低云冒晚岑”一句,描绘出秋天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然而,这种美丽的景象在诗人心中却是苦涩的,因为他在“久为关外客”的身份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异乡的愁苦。最后一句“不忍听疏砧”更是将诗人对乡土的思念与对孤独的无奈凝练至极,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通过对秋季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人生、故乡的思考及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季阴沉的天气,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在自然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古人是:
A. 屈原
B. 潘岳
C. 李白
D. 杜甫
“低云冒晚岑”中,“低云”主要描绘了什么情绪?
A. 快乐
B. 期待
C. 忧郁
D. 惊讶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归属感
B. 羞愧
C. 思念
D. 厌倦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梅尧臣的《秋阴》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多地强调自然之美与宁静的生活。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偏向忧伤,后者则更显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