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4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47:48
遇画工来嵩
作者:梅尧臣 〔宋代〕
朝来又入杨州郭,
千万中人识者谁。
唯有来嵩曾画我,
依稀见似昔年时。
今天又回到了扬州的城郭,
在这千万的人中,谁能认出我呢?
唯有来嵩曾经画过我,
模模糊糊地像是昔年时的我。
“来嵩”是指著名的画家,他曾经为作者画过画像。在古代,画家与诗人的交流常常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诗中提到的“画我”意味着作者与画家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去的怀念。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华,号松溪,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他常常回忆过去,感慨时光流逝。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遇画工来嵩》是一首充满怀旧和思索的诗作。诗的开头,梅尧臣描绘了自己在繁华的扬州城中,面对人潮汹涌的场面,感到孤独与渺小。这种对身份认同的迷茫感,正是许多诗人在繁华背后所隐含的情感。
接下来,诗人提到唯有画家来嵩能够识得他,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众多的面孔中,唯有那一位曾经为他画过像的画家能够识得他,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怀念。
最后的“依稀见似昔年时”,更是将这种怀旧之情推向高潮,模糊而又真实的记忆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对过去的无限眷恋。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蕴含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时间和自我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怀旧,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画家的提及,诗人表现出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与他人的情感联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画家是谁?
诗人感到在“千万中人”中,谁能认出他?
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1-B,2-B,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梅尧臣的《遇画工来嵩》更侧重于人际情感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对月亮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两者都体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