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0:34
原文展示:
将谒介庵以诗先之 赵蕃 〔宋代〕
溪山故无尽,随取随以足。 平生笑贺监,敕赐镜湖曲。 今代介庵老,未归先筑屋。 一区占何地,琵琶欣在目。 是洲出谁氏,诗自随州续。 当年名绝唱,今也安可独。 溪如益弯环,山为增隐伏。 以知得所托,水润由韫玉。 一朝起乘传,屡疏乞祠禄。 俞音落天上,装行不待束。 还家谢溪山,拄杖巾一幅。 开堂会宾友,快语泻酃醁。 我时得得来,奉屦期追逐。 维摩适示病,对客倦冠服。 悠然失前瞻,重诣规再卜。 尺书往问讯,劳公手亲复。 爱我诲我至,敬拜不敢渎。 自怜生无资,是役尤仆仆。 辕驹岂忘远,归棹戒已宿。 但乞老先生,一言壮空麓。
白话文翻译:
溪山的美景是无穷无尽的,随时取用都感到满足。 我平生嘲笑贺监,他得到了皇帝赐予的镜湖。 如今代的介庵老人,还未归隐就先建了屋。 他占据了一块什么地方,琵琶的美景令人欣喜。 这个洲是谁的,诗是从随州延续下来的。 当年的名作绝唱,今天也不能独自欣赏。 溪流更加弯曲环绕,山峦增添了隐秘。 由此可知,得到了依托,水润是因为蕴藏着美玉。 有一天他乘传车起程,多次上疏请求祠禄。 好消息如天降,行装不待整理。 回家感谢溪山,拄着拐杖,披着一幅巾。 开堂会见宾友,快语如酃醁酒般倾泻。 我那时恰好到来,期待追随。 维摩恰好示病,对客人倦于穿戴冠服。 悠然失去了前瞻,再次前往规划再卜。 写信去问候,劳烦公亲手回复。 爱我教诲我至深,我恭敬地拜谢不敢轻慢。 自怜生来无资本,这次旅行尤其辛苦。 辕驹岂会忘记远行,归船已戒备宿夜。 只乞求老先生,一句话壮大了空麓。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宋代诗人,字昌父,号章泉,有《章泉集》。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准备拜访介庵老人时所作,通过赞美介庵的隐居生活和诗才,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介庵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介庵老人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镜湖曲”、“琵琶洲”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作者通过对介庵老人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介庵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介庵老人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介庵老人的赞美,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贺监”是指谁? A. 贺知章 B. 贺铸 C. 贺敬之 D. 贺兰进明 答案:A
“镜湖曲”是指什么? A. 贺知章的故乡 B. 贺知章被赐予的镜湖 C. 贺知章的诗作 D. 贺知章的官职 答案:B
诗中的“介庵老”是指谁? A. 作者的友人 B. 作者的尊敬长辈 C. 作者自己 D. 作者的弟子 答案:B
“琵琶欣在目”中的“琵琶”是指什么? A. 乐器 B. 美景 C. 诗作 D. 人名 答案:B
诗中的“维摩适示病”是指什么? A. 维摩诘菩萨示病 B. 介庵老人示病 C. 作者示病 D. 友人示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