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27
原文展示:
败屋两三间,随僧且住山。诗无一朝废,官有十年闲。日上花明野,鸡啼门掩关。春风从草草,老态已斑斑。
白话文翻译:
我居住在破旧的两三间屋子里,跟随僧人隐居在山中。我的诗作从未间断,而我的官职却闲置了十年。太阳升起,野花盛开,鸡鸣声中,我关闭了门扉。春风随意吹拂,我的老态已经显露无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隐逸之情。此诗可能作于他隐居山林期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宋代,文人多有官职,但赵蕃选择了隐居山林,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诗意的栖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首句“败屋两三间,随僧且住山”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居住环境和隐居的选择。接下来的“诗无一朝废,官有十年闲”对比了作者在诗歌创作上的勤奋和官场上的闲置,突出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官场的疏离。后两句“日上花明野,鸡啼门掩关”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自足。最后“春风从草草,老态已斑斑”则透露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通过对比和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赵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对官场生活的热爱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诗歌创作的厌倦 D. 对自然生活的疏离
诗中的“败屋两三间”描绘了什么样的居住环境? A. 豪华的宫殿 B. 简陋的房屋 C. 幽静的山林 D. 繁华的市井
“诗无一朝废,官有十年闲”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对诗歌的厌倦 B. 作者对官场的疏离 C. 作者对诗歌的热爱 D. 作者对官场的热爱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