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1:35
《塞翁吟(大石)》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暗叶啼风雨,窗外晓色珑璁。
散水麝,小池东。乱一岸芙蓉。
蕲州簟展双纹浪,轻帐翠缕如空。
梦念远别泪痕重。淡铅脸斜红。
忡忡。嗟憔悴新宽带结,羞艳冶都销镜中。
有蜀纸堪凭寄恨,等今夜酒血书词,剪烛亲封。
菖蒲渐老,早晚成花,教见薰风。
在风雨中,暗叶啼鸣,窗外晨光闪烁而明亮。
小池的水波轻轻荡漾,岸边的芙蓉花乱生乱落。
蕲州的竹席铺开,水波如双纹,轻帐如空中一缕翠色。
梦中思念远方的人,泪痕已经沉重;
脸色淡淡的如铅,微微红晕斜映。
心中忐忑不安,叹息着愁苦,新的宽带结了。
羞愧的容颜在镜中逐渐消逝。
有蜀纸可以寄托我的怨恨,等今夜我以酒血书词,剪烛亲自封存。
菖蒲渐渐老去,早晚会开花,让我见到那熏风。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逸,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以词风清丽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境,是宋词中不可或缺的代表之一。
《塞翁吟》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时期。作者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塞翁吟》是周邦彦的一首著名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往昔的怀念。开篇的“暗叶啼风雨”,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伴随着窗外的晨光,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随之而来。诗人在小池旁的描写中,借用“芙蓉”的意象,象征着美好而又脆弱的爱情。
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前半部分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后半部分则通过对酒血书词的描绘,表现出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尤其是“剪烛亲封”的意象,生动地传达了对爱的珍视与渴望。最后的“菖蒲渐老,早晚成花”,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希望的重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中蕴含了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刻。
《塞翁吟》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周邦彦
C. 白居易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小池”主要象征:
A. 离别
B. 思念
C. 宁静
D. 繁华
“剪烛亲封”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爱情的珍视
C. 对离别的无奈
D. 对生活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