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9:32
道情二首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误。
读书,图,驷马高车,但沾著者也之乎。
区区,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
半纸虚名,十载功夫。
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
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
唤奚奴,鲙鲈鱼,何必谋诸妇?
酒葫芦,醉模糊,也有安排我处。
浮生扰扰红尘,名利君休问。
闲人,贫,富贵浮云。
乐林泉远害全身。
将军,举鼎拔山,只落得自刎。
学范蠡归湖,张翰思莼,田园富子孙。
玉帛萦方寸,争如醉里乾坤?
曾与高人论,不羡元戎印。
浣花村,掩柴门,倒大无忧闷。
共开樽,细论文,快活清闲道本。
元夜书所见红妆邂逅花前,眼挫秋波转。
相怜,天,愿长夜如年,看鳌山从意儿留连。
俄延,翠袖相扶,朱帘尽卷。
妙舞清歌,亸袖垂肩。
香尘暗绮罗,小径闲庭院,回步金莲。
半掩芙容面,慢拈桃花扇。
月团圆,共婵娟,无计相留恋。
遇神仙,短因缘,回首蓬莱路远。
湖上书所见春风院落窗纱,见一个堪描画。
娇娃,他,知是谁家?
鬓云松半亸宫鸦。
无暇,玉骨冰肌,年纪儿二八。
六幅湘裙,半折罗袜。
闲游杨柳边,因倚秋千下,更不御铅华。
笑指梅香骂,檀口些娘大。
可怜咱,肯承搭,羞弄香罗帕。
小桃花,鬓边插,即世儿风流俊煞。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9:32
道情二首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误。读书,图,驷马高车,但沾著者也之乎。区区,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半纸虚名,十载功夫。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唤奚奴,鲙鲈鱼,何必谋诸妇?酒葫芦,醉模糊,也有安排我处。浮生扰扰红尘,名利君休问。闲人,贫,富贵浮云。乐林泉远害全身。将军,举鼎拔山,只落得自刎。学范蠡归湖,张翰思莼,田园富子孙。玉帛萦方寸,争如醉里乾坤?曾与高人论,不羡元戎印。浣花村,掩柴门,倒大无忧闷。共开樽,细论文,快活清闲道本。元夜书所见红妆邂逅花前,眼挫秋波转。相怜,天,愿长夜如年,看鳌山从意儿留连。俄延,翠袖相扶,朱帘尽卷。妙舞清歌,亸袖垂肩。香尘暗绮罗,小径闲庭院,回步金莲。半掩芙容面,慢拈桃花扇。月团圆,共婵娟,无计相留恋。遇神仙,短因缘,回首蓬莱路远。湖上书所见春风院落窗纱,见一个堪描画。娇娃,他,知是谁家?鬓云松半亸宫鸦。无暇,玉骨冰肌,年纪儿二八。六幅湘裙,半折罗袜。闲游杨柳边,因倚秋千下,更不御铅华。笑指梅香骂,檀口些娘大。可怜咱,肯承搭,羞弄香罗帕。小桃花,鬓边插,即世儿风流俊煞。
这首词表达了人生的辛苦与无奈,作者感慨被儒家思想所误导,尽管读书努力,却依然无法逃脱红尘的烦扰。诗中描绘了对名利的淡漠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浮生如梦,名利皆浮云,追求的应该是清闲自在的生活。后半部分则转入对美好邂逅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珍惜,尽管短暂,却让人留恋。
作者介绍:张可久(生卒年不详)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词人,擅长用词表达人生哲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士人多希望通过科举获得名利,张可久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此词,表达对名利的反思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在形式上运用了中吕体,韵律流畅,词句之间富有音乐感。开篇即以人生的艰辛为引,抒发了对名利的无奈与对仕途的失望,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诗人用“浮生扰扰红尘,名利君休问”来强调对名利的超然态度,继而转向对田园生活和爱情的向往,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生活画面。后半部分的描写则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现出对短暂爱情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体上,诗歌呈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对自然、爱情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反思与对自然、爱情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对短暂爱情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浮生”意指什么?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