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0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4:48
双调燕引雏
张可久 〔元代〕
张氏玉卿莹无暇,
淡妆何必御铅华,
妖姿映雪强如画。
素手琵琶,天仙第一家。
荆山下,连城价。
香欺瑶草,艳压琼花。
雪晴过扬子渡坐江风,
山月亭雪晴初,
金山顶上玉浮屠,
题诗风月无边处。
身在冰壶,天然泛剡图。
西津渡,南归路。
茶香陆羽,梅隐林逋。
据江即事挂诗瓢,
骑牛闲过问松梢,
不知世上红尘闹。
花掩云巢,乌纱纻袍。
桐君药,严陵钓。
山椒暖翠,沙嘴寒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犹如无瑕的玉石,淡雅的妆容无需浓重的铅华。她的美貌如同映照在雪上的画卷,手中持着琵琶,技艺非凡。诗中提到荆山下的美丽景致,香气扑鼻的瑶草和艳丽的琼花,形成了美丽的对比。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坐在江边,欣赏着山水的美景。金山上有一座玉浮屠,诗人感慨题写的诗句和无边的风月。身处一片冰清玉洁的环境中,仿佛是在自然的画卷中游荡。
诗人回忆起西津渡和南归的路,品味陆羽的茶香,隐约听到林逋的梅声。诗人在江边静坐,悠闲地骑牛路过松树,似乎忘却了世俗的喧嚣。
浑然天成的景致下,花朵隐蔽了云巢,乌纱和绸袍交织在一起,桐君的药和严陵的钓鱼,山椒的温暖和沙嘴的寒潮,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作者介绍:
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清丽典雅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沉醉,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双调 燕引雏》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优美意象的抒情诗。张可久通过对美人、自然景致、文化典故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生活态度。诗中以“张氏玉卿莹无暇”开篇,直接描绘出美人的无瑕美貌,随后通过对比手法,将美人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诗人在描写美人的同时,巧妙地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诗中的“坐江风山月亭”描绘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通过“骑牛闲过问松梢”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整首诗中,诗人将美、自然、文化融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哲理深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美人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张氏玉卿莹无暇”中的“玉”比喻指的是:
A. 珍贵的物品
B. 美丽的女子
C. 纯洁的心灵
D. 高贵的身份
“骑牛闲过问松梢”体现了诗人的:
A. 忙碌
B. 悠闲
C. 忧虑
D. 追求
诗中提到的“陆羽”是指:
A. 醉酒之人
B. 著名的茶圣
C. 诗人
D. 画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